【閱讀筆記】《數位形象力》01── 我們該如何「做自己」?

「想要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之前,你得先學會,如何做自己。」

/tmp/phpXkgC5y

數位形象力:平台就是你的資本和機會,經營個人品牌不能不知的技術與藝術

「個人品牌」就是一種信用評分

很多人以為「個人品牌」跟自己無關。

不對,個人品牌跟你跟我,跟每個人都有關係。

因為「個人品牌」就是一種「信用評分」,你的信用分數越高,影響力就越高。

 

什麼是「信用評分」?

當你需要貸款,例如買房貸款時,銀行會去評估你的信用評分,決定願意給你多少額度的貸款。

信用評分越高的人,就有機會取得越高的貸款額度,或是越低的利息費率。

 

如果把「信用評分」的方式,套用到「個人品牌」會怎樣

以便利商店為例,你眼前有兩家,分別是「7-11」跟「全家」,我想大多數人會直接選擇「7-11」

沒有特別的原因,就是因為「7-11」我們熟悉,而且可以信任。

 

「7-11」在我們心中,取得了非常高的「信用評分」。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更願意給「7-11」機會。

/tmp/phpAvkkzE

從這點來看,我們就可以得出一道公式:

「個人品牌 = 信用評分 = 形象」

不管,你今天處在什麼樣的職位,都要想辦法盡可能的提昇你的「信用評分」。

 

你可能會覺得,我才不需要信用評分(形象),那種東西對我一點用處都沒有。

沒關係,真的沒關係,因為你不用,其他人自然會用。

你停留在原地,別人繼續前進,你就等於倒退。

 

就算你不經營形象,別人還是會給你評價,就像是沒有負債或從不刷卡的人,同樣會有信用評分。

只是別人一直在累積自己的信用評分(好的印象),而你什麼都沒做就只是擺爛而已。

等到哪天,你需要依靠信用評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信用評分為零,沒有信用評分,別人又該如何信任你呢?

(對了,以保險業為例,取得 MDRT 的資格,也是一種提高信用評分的方式喔!

/tmp/phpQHHUTO

列出「我不幹清單」

但是,你提高信用評分的方式,必須出自於「真誠的自己」,不能是刻意假扮的。

如果是假裝的形象,你會活得很累,也持續不久。

別為了他人的期待,而去扮演虛假的自己,你該做的是「第一名的自己」。

 

要如何才能「真誠做自己」?

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大仁覺得非常棒,叫做「我不幹清單」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例如我現在問你:「你在這份工作上,有沒有想完成的目標?」

大多數人應該答不出來。

但如果我問的是:「你在這份工作上,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討厭的,或不想做的?」

你肯定可以很快的回答。

 

當你發現有某件事情,你不想做,就勇敢的在「我不幹清單」寫上去。

唯有列出「我不幹清單」,才能找出你現在的這份職業,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tmp/php51f7EH

為什麼列出「不想做」的事情,就能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先聽大仁說個故事,我以前是就讀「物理治療科系」的,後來進入醫院實習才發現,所見到的人事物都是「沒有生氣」的。

什麼叫做「沒有生氣」?會去復建的人,大部分都是「中風、洗腎、失智、車禍、癱瘓」。

這種受傷的人跟正常人不一樣,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對自己的狀況不滿,而這種「悲觀」的氣氛是會傳染的。

 

說實話,我不喜歡醫院那種沉悶的環境,所以,畢業以後沒有繼續從事「物理治療」的相關工作。(絕對不是因為我考不上物理治療師才放棄的)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我不幹清單」這個想法。

所以,即使已經花費了六年完成學業(專科五年加上延畢一年),還是果斷的選擇別條道路。

 

如果,當時我因為害怕浪費六年時間的「沉沒成本」,繼續逼自己從事不喜歡的職業,可能你現在也不會看到這篇文章。

我相信,在物理治療界不缺我一個人,但在保險這塊領域,我能做的事情更多,能幫助到的人更多。

 

我知道,有很多人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但不用擔心,你絕對知道自己「不想幹」的事情是什麼,把這些煩心的事情找出來,列進去「我不幹清單」。

每次遇到「我不想幹」的念頭,就加進去一筆。

時間久了,你的清單會寫滿你討厭的事情,把那些「我不幹」一一排除,就能夠慢慢看清楚你想做的是什麼了。

/tmp/phpRVFDqe

知道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是「做自己」

當初大仁從保險公司離職以後,回到寶雅當收銀員。(感謝當時的店長還願意回收我)

每天下班之後,就不停的在網路上吸收保險知識,唯有那段時間,我才是真正開心。

開心原因是,我懂得更多了,也有更多人給予回饋,因為我的分享而幫助到他們。

 

我在寶雅上班的時候,每天都要替客人結帳。

在結帳的過程中,我總會反覆的問自己:

「這是我應該要做的事情嗎?」

「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嗎?」

「如果,我把這些結帳的時間,拿來研究保險,幫助其他想瞭解保險的人,不是更有意義嗎?」

/tmp/phpgbx4NV

於是,我後來提起勇氣,重新回到保險界,選擇加入保險經紀人公司,從兼職做起。

平時利用下班時間鑽研保險,然後休假時間找客戶,就這樣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不知不覺變成斜槓青年呢)

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做「我不幹清單」,但我已經知道自己「不想做」什麼,以及「想要做」什麼了。

我不想待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浪費時間,我想在保險這塊領域,多花一點時間。

 

我待在寶雅的每一天,都是不開心的一天。

如果拿去研究保險,我就可以過更開心一天。

這種念頭不斷的再我腦中浮現,最終,我跟店長提出離職的請求,離開寶雅,正式成為專職的保險業務員。

在重新成為業務員的隔年,也順利考取了人身保險經紀人證照

 

直到現在,每天還是在研究自己喜歡的保險,並將所學分享給其他人,幫助大家更瞭解保險。

現在的我,每一天都很開心。

因為我的每一天,都是在做「最喜歡的自己」。

/tmp/php5fsbxP

什麼是「形象力」?

看到這邊,你一定覺得很奇怪,這跟《數位形象力》這本書有什麼關係嗎?

有的,而且關係很大,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說這麼多自己的故事嗎?

沒錯,這就是在打造「形象力」的一種技巧。

透過講述自己的故事,讓讀者加深印象,在這一道一道的故事裡面,更清楚的拼湊出「這個人」的模樣。

 

你所看到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塊招牌、每一則廣告,都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絕對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故事。

/tmp/phprJxDFI

 

在這篇文章結束之前,大仁想跟大家分享書中的一段精華,也是我認為全書最重要的一段話: 

你如何介紹自己,並展現專業知識、建立名聲與影響力。有了自己可以立足的「平台」,讓別人有機會聽見你的聲音,你就能自己發聲,從而改變世界。

不知道,你看完這段話感受如何,但大仁看完熱血沸騰,因為我在做的,一直都是這樣的事情。 

透過「文章」分享知識,在我自己的平台(臉書粉絲團、部落格)自由發聲,也因為我發出的聲音,一點一滴的改變整個保險環境。

 

你必須知道如何「介紹自己」,影響別人怎麼看待你,就像我現在做的事情一樣 。

 

─── 待續 ───

數位形象力:平台就是你的資本和機會,經營個人品牌不能不知的技術與藝術

/tmp/phpXkgC5y

相關系列:

【閱讀筆記】《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找到適合你的武器 

【閱讀筆記】為了「財務自由」,你願意付出多少? 

寫出你的夢想階梯: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很重要。 

《現代公商務禮儀:原理與實務》:業務員要知道的商務禮儀 

《賺錢,也賺幸福》心得 1 ──保單是需要壓力測試的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心得 1 ──學習創造自己的最大價值 

/tmp/phpZTTLPK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延伸閱讀:【關於保險經紀人公司?關於我是誰】

免費諮詢

未命名  7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大仁的最新文章: 

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