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保單有做壓力測試嗎?」
談到理財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股票、基金、債券」。
但真正懂得理財規劃的人,背後一定有一份周全的「保險」。
在《賺錢也賺幸福》這本書中提到:
關於金錢,只有四件事要注意:
一、如何賺錢
二、如何存錢
三、如何投資
四、如何享受
保險的用處,就是在「存錢」這個階段發揮效益的。
有兩種人不需要保險:第一種人叫做「有錢人」,第二種人叫做「可以承受風險的人」。
然而大多數人都不屬於這兩種人,所以我們都需要保險。
累積資產的階段
在「存錢」這個階段,如果不幸遇到風險發生,可能就會將我們辛苦存到的資產全部侵蝕。
當資產還處於累積的階段,我們需要保險的幫助。
要記住,保險不會幫助你變有錢,但可以幫你轉嫁掉,變有錢之前的風險。
要是你未來是個億萬富翁,結果在變有錢之前就被醫藥費打趴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修屋頂的時候,是太陽出來的時候
沒有人,會想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才去修屋頂。
同樣的,你也不可能在生病的時候才想到保險。(這個時候想到也沒用了)
大仁還曾經遇過有人詢問:「發生車禍了,才保意外險可以嗎?」
不要懷疑,真的有人會認為生病再買保險還可以理賠。
書中提到下列問題,可以做為風險評估的思考:
問問自己:如果我或家人有以下情況該怎麼辦?
• 長期臥病,而且需要龐大的醫藥費。
• 失能無法工作。
• 失去房子,或是房子嚴重虧損。
• 成為被告,要支付龐大的訴訟費。
• 死亡。
• 遇到重大車禍。
• 需要長期照顧。
透過這種「預先想像風險」的思考方式,可以讓我們避開人性的弱點。
比方說,遠古時代的人如果覺得出去打獵可能不成功,還可能喪失性命,還是待在洞穴安穩。
結果就是大家一起餓死。
所以每個出去狩獵的人,都覺得自己能夠獵到一頭大象(就像認為買彩券會中頭獎一樣),這種樂觀使人類不斷進步。
但這個樂觀,用在風險管理上就不行了。
如果思考保險老是覺得用「自己不會出事」的鴕鳥心態,那是非常糟糕的。
因為「每次」都沒事,但只要一次出事,這一次可能就會變成你人生的「最後一次」。
而「預先想像風險」的方式,就是抓著這些人的衣領。
把他們拖到風險面前,逼他們好好看看風險到底長什麼樣子。
這跟大仁以前提過的「壓力測試」概念相同:
什麼是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就是模擬可能發生的狀況,再以這些狀況來對照已經投保的保單內容。
評估如果不幸發生事故時,自身的保障是否足夠。
每個人都該這麼做,每個人。
保單壓力測試
做壓力測試主要有兩個目的:
1 評估發生巨大風險時,自己的承受能力是否足夠。
2 藉由推演來擬定可預期性的事故,並做第二次的評估與準備。
大仁提供給大家可以用來做壓力測試兩個方法:
1歷史為鏡
用過去親人、朋友、甚至是新聞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來看看自己的保單是否可以提供足夠的保障。
2模擬情境
如果實在找不到身邊的例子,那不妨就開始想像吧!
想像自己得到癌症該怎麼辦,想像家人臨時要支出五十萬的醫藥費該怎麼處理。
想像自己如果身故了,家人該怎麼辦?
保險不是規劃一次就結束了,消防隊訓練結束後也會做火災演習啊。
做好自身的風險管理,定期定時做壓力測試,才能確保遇到事故時的保障充足。
那不敢測試繼續當鴕鳥的人怎麼辦?
這些人就是標準的保險拖延症患者,大仁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小結
在做任何保險規劃時,不妨先試想「風險一定會發生」的情況下,我是否可以承擔這個風險。
只要經過這道思考程序,你就會更慎重的面對保險這件事情。
在《賺錢也賺幸福》書中提到:
贏家善於管理風險,才能獲得財務自由並持續保持。
管理風險的最高境界就是「未雨綢繆」。
當事情還沒發生之前,我早就準備好了。
贏家都先準備了,那你呢?
相關文章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心得 1 ──學習創造自己的最大價值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心得 2 ──「時間」比金錢更重要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心得 3 ──支出越少、投資越多、越快退休
回到首頁: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請點這裡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接收最新通知
大仁的出版作品:《淺談保險觀念》
你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延伸閱讀:【關於保險經紀人公司?關於我是誰】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