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政策調整:槓桿降低與財富重新分配的衝擊

台灣央行推出第 7 波信用管制,降低貸款成數。

這代表民眾可使用的槓桿倍數將會下降,進而影響投資報酬。

甚至可能造成台灣財富階級的重新分配?

 

關於這點,大仁有下面三點看法:

一、房地產槓桿降低,投資效益降低。


二、對投資股票的人有利。


三、有房者,即將均貧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一、槓桿降低,效益降低

第 7 波信用管制,主要會有下面三點變化:


【有 1 房(無房貸)】:貸款 8 成,無寬限期。

【有 1 房(有房貸)】:貸款 5 成,無寬限期。

【有 2 房(有房貸)】:貸款 3 成,無寬限期。


 

 

 

降低第 2 房的貸款成數,拿掉寬限期

好像也還好?

錯。

因為房地產是靠槓桿獲利的,不好貸款,房地產就廢掉了。

 

 

 

下面是各種貸款成數,背後的槓桿倍數。


你會發現,貸款 8 成的情況下,槓桿倍數是 5 倍。

例如,房子 1000 萬,貸款 800 萬,頭期款 200 萬。

這樣就是 5 倍槓桿(頭期款 200 / 房子 1000)

 

 

 

現在第 2 房,縮減為 5 成貸款,等於只能 2 倍槓桿。

2 倍槓桿,對房地產來說太低了。

即使繼續上漲,賺頭也不多(槓桿太低,效益太差)

 

 

 

關於房地產的報酬率,可以參考內政部的住宅價格指數

民國 101 年是 90.79

民國 113 年是 140.82

換算年化報酬率是 3.73%

 

 

 

 

下面簡單計算房地產的報酬率:

3.73% * 5 倍槓桿 = 18.65%


房貸利息 2%,租金收入 2%

兩者剛好抵銷。


最終得出報酬率為 18.65%


備註:

這個計算沒有包含每個月還入的本金。

每月還款會降低槓桿,所以不可能一直保持 5 倍。

除非透過定期增貸,維持槓桿

 

 

 

在台灣房地產開 5 倍槓桿的情況下,年化報酬率約 18.65%

但隨著貸款成數降下,報酬率也會跟著降低。

 

你可以看到:

當貸款成數剩下 5 成,槓桿倍數降為 2 倍。

這時年化報酬率只剩下 7.46%

已經比長期投資股票更低了。

 

 

 

你以為貸款 8 成,降低為 5 成,不過就是少掉 3 成貸款而已。

但,投資報酬剩不到一半。

(18.65% → 7.46%)

 

被砍掉貸款成數的人,將難以從房地產獲得更多的回報。

貸款降低 → 槓桿降低 → 報酬降低

 

 

你可能有疑問,這樣還會有人投資房地產嗎?

這就要順著講第二點。

 

二、對投資股票的人有利

過去,許多人經常爭論是買房好,還是買股票好。

 

假設,股票賺 100%,房子也賺 100%

不過,這是 5 倍槓桿的結果。

實際上房子可能只賺 20%,因為槓桿的加成才拉到 100%

 

現在第 2 間房的槓桿,只剩下 2 倍。

投資股票的人一樣賺 100%

但房地產可能只剩下不到 40%

 

 

 

對擅長投資股票的人來說,這是好事。

當你股票還是賺 100%,但其他人投資房地產只剩下 40%

你的財富階級就往前了。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懂其他投資方式,你的財富階級可能會往下降。

這就要延伸下一點:「均貧化。」

 

 

三、有房者,均貧化

根據研究報告,台灣人的資產有 75% 是房地產。

過去許多人不懂投資,就是傻傻買房。

買自己住的房,買父母住的房,買小孩住的房。

不知不覺中,買了好多間,開了好幾倍的槓桿。

正是因為這些槓桿,讓他們幸運累積到財富。

 

現在,這條路被封住了。

因為第 2 房開始限貸 5 成,你的槓桿倍數只剩下 2 倍。

投資獲利,減少一半。

 

政府現在的做法,是希望讓沒房的人可以買房(你沒看錯)

從買房正義來說,這是好事。

把房地產的金融屬性(槓桿倍數)打壓下來。

讓沒房的人,有更多的優勢去買到自己想要的房子(競爭者減少了)

 

不過,當你持有房子以後,想像過去那樣獲利(或換更大的房),也不容易了。

因為第 2 房開始,槓桿倍數下降。

再加上自備款增加,整體難度提高非常多。

 

金錢是會逐利的。

當市場覺得房地產沒賺錢,錢自然就會往別的地方流動。

但一般人除了買房,又不懂如何投資股票。

結果就是貧富差距會拉得更開。

 

原本有一批人,是可以靠持有房地產達到財務自由的。

現在這批人,將會跟其他人一起陷入均貧。

有房,也是貧。

 

結論

最後,大仁為你做重點整理:

一、央行第 7 波信用管制(貸款成數降低、無寬限期),將會產生三個影響。


二、貸款成數降低,會造成槓桿降低,進而讓報酬減少。


三、懂得多元投資項目的人,將會領先只懂得買房的人。


四、大多數人是靠房地產累積資產,現在這條路被封住了。


五、若你沒有其他投資方式,將會被政策帶入均貧化

 

 

 

關於「均貧」這點,可能有些人不認同。

怎麼可能因為第 2 房的貸款限制,就讓人陷入貧窮?

沒關係,這點大仁將在下一篇文章做更深入的說明。

 

如果你不喜歡「均貧」兩個字,也可以改成「均富」。

只是你「均富」的對象,並非上層那些財務自由的人。

而是透過政策優勢,加速跟上你的人。

上面這段話,你細品。

 

 

 

 

 

 

 

 

 

 

 

 

延伸閱讀:中產階級的財富陷阱:薪資和房市的雙重困局

 


相關文章: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是靠買房才賺到錢?-淺談資產負債表

掌握槓桿思維:為什麼借貸是你的理財進階關鍵?

為什麼別人買房比你賺更多?因為你沒有做到「保持槓桿」

破解買房迷思:你為何需要支付更高價格買房?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