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下個月開始失業,接下來完全沒有收入。
但貸款不會因此暫停,你還是得繼續繳交。
這種情況下,你的資產能支撐你多久的時間?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償還債務的能力如何,這篇就是來幫助你的!
我們可以參考財務報表中的兩個指標。
分別是「流動比率」跟「負債比率」。
看到這種專業名詞先別緊張,下面大仁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你說明。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
是指一年內可以變現為現金的資產,例如現金、股票、儲蓄險等等。
比方說,你手上有一張台積電的股票。
雖然股票不是現金,但只要你今天賣掉,後天就能拿到錢。
所以股票是一種流動資產。
每個月工作的預期收入,也可以視為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
是指一年內必須償還的債務,例如學貸、信貸、房貸。
這些每個月都得繳交的貸款,這就是你的流動負債。
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假設,你的流動資產 100 萬,流動負債 50 萬。
你的流動比率就是 200%
(100 萬 / 50 萬)
這個指標可以看出一個人短期(一年內)償還債務的能力如何。
高流動比率:財務狀況良好,可以輕鬆應對短期債務。
低流動比率:短期償還能力不足,存在流動性風險。
「流動比率」多少合適,並沒有標準答案。
大仁自己的建議是:最少要 300% 以上
300%:可以支付三年的負債。
有更大的安全邊際,可以應對更多突發情況,具有更高的財務彈性。
以大仁自己為例,我的流動比率約:1500%
(流動資產 100 萬 / 流動負債 6.6 萬)
也就是說,我一年內可變現的資產,足以連續支付十五年的債務。
你覺得我這樣風險很高嗎?
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內就越不用擔心「還不起錢」這件事情。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個指標:「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是衡量一個人總資產中,由債務構成的比例。
假設,你的總資產是房子 1000 萬。
負債是房貸 800 萬。
用 800 萬(負債)/ 1000 萬(總資產)= 0.8
你的負債比率就是 80%
負債比率指的是(負債 / 總資產)
以上面的例子,你雖然有 1000 萬的房子,但 80% 都是貸款。
也就是說,你的資產有 80% 都是負債。
當你的負債比率越高,要償還的債務就越多。
負債比率多少才合適,並沒有標準答案。
負債比率太低:沒有運用槓桿,資金效率低落。
負債比率太高:債務太多,還不起錢的風險很高。
在《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這本書提到:
除非是特殊產業,否則如果負債比率貼近 75%
依照我們會計師的實務經驗,企業有 95% 的可能幸會倒閉。
如果貼近 80%,有 99% 的機會會倒閉。
備註:房地產是一種特殊債務。
貸款八成,承擔 80% 的負債比率。
但因為波動低的特質(不容易大跌),風險沒有想像中高。
作者的另一本書《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提到:
一個正常的產業公司,其負債比率不宜超過 7 成。
甚至不宜超過 6 成 5,才是處於比較安全的範圍內。
中國財經作家吳曉波說過:
對於一位有可持續收入的人來説,無論他是開出租還是在摩天大樓裏當白領。
咬着牙維持一定的家庭負債是必須的。
在我看來,50% 到 70% 的負債率是安全的。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意見得知,負債比率的警戒線是 65~70%
我的建議是:
負債比率別高於 50%
資產 100 萬,裡面有 50 萬負債。
這時就得注意是否債務過高了。
負債比率也別低於 20%
資產是 100 萬,裡面有 20 萬負債。
這代表你的風險很低,可以再更積極一點。
以大仁自己為例,我的負債比率是 35%
(資產 100 萬,債務佔 35 萬)
因為我的負債比率很低,完全不怕負債。
而且重點是,我的負債比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也就是我還能借到很多錢)。
就算明天開始金融海嘯、失業、沒有收入,我依然能存活下來。
短期看流動比率,長期看負債比率
如果你想觀察自己的短期債務,可以看流動比率。
建議最好是 300% 以上。
也就是你的資產,至少能支應三年的債務。
如果你想觀察自己的長期債務,可以看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最好是低於 50%(資產 100 萬,負債 50 萬以下)
但這個數字也別太低。
如果低於 20%(資產 100 萬,負債 20 萬以下)
代表你過於保守,資金運用效率太差了。
只要你能掌握好「流動比率跟債務比率」這兩點。
你的償債能力就會非常強韌,不會被債務輕易打倒。
要實現財務平衡,流動比率和負債比率需要相互配合。
理想情況下:
「流動比率」至少要有 300% 以上,確保短期償債能力。
「負債比率」應保持在 20%~50% 之間,藉此控制長期風險。
通過這種平衡,就可以在顧好財務安全的同時,有效利用槓桿,促進資產增值。
結論
最後,大仁幫你做重點整理:
一、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二、流動比率,看短期的償債能力(最好是 300% 以上)
三、負債比率 =(負債 / 總資產)
四、負債比率,看整體的債務負擔程度(最好是介於 20%~50% 之間)
五、兩者之間必須取得平衡,才能在安全範圍內,有效地增加資產。
如果你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那負債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一間公司沒有負債,代表浪費股東的資金。
一個人沒有負債,代表你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中國財經作家吳曉波說過:
你看古人造這個「債」字,便是「一個人的責任」。
在商業社會中,一個敢於負債的人,其實是一個敢於對未來負責的人。
使用債務,是一個槓桿思維成熟的人應該做到的。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敢於對未來負責的人。
不再害怕債務,不再逃避責任。
讓我們用正確的方式,舉債致富。
相關文章: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