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 跟 00757 只能選一檔,我會怎麼決定?

上一篇《0050 的投資者,必須知道這件事》談到 0050 的風險過於集中。

針對這點,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留言,意思大概是說:

「00757 比 0050 更分散,0050 根本就是台積電。」

 

以前的我,絕對不認同這種看法。

指數一定是最分散的,00757 那種東西根本就是歪理。

 

但現在,我不是那麼肯定了。

風險分散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風險。

多數研究提到,投資 30 家公司以上可以分散風險(平均權重)

這邊指的風險是標準差,也就是波動。

 

只投資 1 間公司,波動風險可能很高。

但只要再額外加入 1 間,波動就會下降(風險降低 24%)

等你分散到 30 間以上,降低的效果就差不多了。

 

 

 

從這個觀點來看,0050 的分散性如何?

上一篇文章提到,0050 的有效成份數是 2.8 家。

也就是說,投資 0050 並沒有達到分散 50 間公司的效果。

實際上,你的風險等於集中在 2.8 家公司。

有分散,但不多。

 

 


 

 

這看起來不太妙對吧?

當然不妙,你投資 100 萬,有 60 萬去買單一間公司。

你覺得這樣的風險叫分散嗎?

 

順著這個邏輯:

你會發現 00757 還真的比 0050 更分散。

 

00757 的有效成份數

先介紹一下(00757)

主要是追蹤 FANG+ 指數,該指數內容為:

NYSE FANG+指數成分股為在美國上市、具高度成長性及市場關注度的科技股及非必需消費股(含 ADR)、投資領域橫跨人工智慧(AI)、電子商務(EC)、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新能源車(New Energy Vehicles)及物聯網(IoT)等科技領域。

 

 

 

看不懂沒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找到 10 間美國科技大公司。

看起來就會像下面這樣,你會看到很多熟悉的名稱。

 

 

 

雖然 00757 的指數編制,背後並沒有扎實的學術依據。

但因為用等權重計算,有效成份數會接近 10 家

10 間公司,平均權重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先算出(HHI)= 10 × (0.1^2) = 0.1

再來看(EN)= 1 / 0.1 = 10

代表投資 10 家公司,有效公司是 10 間。

▲ 關於有效成份數,請參考這篇《0050 的投資者,必須知道這件事

 

 

 

 


0050 集中在 2.8

00757 集中在 10


兩個都集中。

但哪個比較分散,大多數人應該都能輕鬆判斷。

 

雖然 0050 跟台灣大盤的相關性非常高

但就風險分散來說,反而還低於 00757

(如果說台積電是巨頭,00757 可是 10 家巨頭啊)

 

產業相關性

這邊要補充說明,上面只用有效成份數去看。

並沒有考量到「產業相關性」

 

什麼是產業相關性?

2022 年的時候,航運股很紅。

有人說:「分散風險非常重要,我都投資長榮、陽明和萬海。」

 

這樣算分散在 3 家公司嗎?

算。

有效成份數是 3 家沒錯。

 

但,因為產業相同,相關性太高,等於將風險集中在一塊。

所以,有效成份數只是一個初步判斷。

還得看這些公司是不是同一個產業,或是接近的產業。

不然你買了 1000 家,如果這 1000 家都是航運股,也是火燒連環船一起掛掉而已。

 

 

那要如何看產業相關性呢?

很簡單,還是用前面提到的有效成份數(EN)

EZ 除了能看一個指數是否集中,也能拿來看產業的相關性。

 

有效產業數

這是 0050 的產業分佈:

雖然有 17 個產業,但大多數都集中在半導體。

如果把其他電子相關產業都加進來,產業相關性就變得相當高。

 

 

這是 00757 的產業分佈:

主要就是科技類股。

 

 

 

那麼,到底誰的產業更分散呢?

下面直接公佈答案:

0050 有效產業數= 2.11

00757 有效產業數= 2.15

雖然 0050 有 17 個產業,但有效產業數只有 2.11 個。

大多數都是集中在半導體跟電子相關產業。

00757 只有 3 個產業,但有效產業數卻是更分散的 2.15

 

 

 

你以為:


0050 買 50 間公司,分散多個產業。

00757 只買 10 間公司,集中在科技股。


 

但事實是:

00757 的有效成份數是 10 家(勝過 0050 的 2.8 家)

00757 的有效產業數是 2.15 家(勝過 0050 的 2.11 家)

 

 

 

所以,如果以「只能選一檔」為前提來投資:

大仁目前認為 00757 是更好的選擇。

 

 

 

我知道,有人會提出質疑。

0050 雖然集中,但指數有汰弱留強的機制。

如果台積電表現不好會慢慢降低權重

是的。

但,0050 要等台積電的權重降下來,這個過程會很艱辛。

 

降低台積電的難度

大仁試著算給你看看:

0050 有效成份數 2.8 (台積電佔 60%)

台股大盤有效成份數 6.2 (台積電佔 40%)

不要提出太難的數字,台積電回到跟大盤一樣的 40% 權重就好。

台積電要下跌多少才行?

 


 

假設前提,其他 49 家公司股價完全不動

只有台積電一家公司下跌。

(理論上不可能,但現在要把問題簡化)

 

台積電跌越多,權重越少。

依照這樣計算,大約要下跌約 -52%

到時候 0050 的有效成份數會從 2.8 家,變成 5.7 家。

 

 

 

對,你沒看錯,即使台積電權重一樣是 40%

0050 的有效家數(5.7),還是低於大盤(6.2)。

為什麼?

 

因為 0050 只有前 50 間公司,而台股大盤可是超過 1000 間公司。

這就是台股先天產業結構問題,產業過於接近,而台積電又太大間。

0050 又把原本的集中度,透過大型股的比例,又進一步增加。

 

這也是為什麼大仁會在前一篇講,0050 是風險集中再集中。

第一個集中是台股大盤本身就集中台積電(40%)

第二個集中是 0050 取大型股,又將台積電權重推更高(60%)

 

 

 

你說 0050 具有汰換機制,台積電表現不好會降低權重。

對,如果台積電的股價腰斬,權重會從 60% 降低到 40%

但還是 40%,有效家數還是只有 5.7 家。

這不是多好看的數字。

 

看這邊你應該就會明白,為什麼我現在認為 0050 的風險高於 00757 了。

 

結論

最後,大仁為你整理重點:

一、學術研究統計,投資公司要超過 30 家,才會降低大部分風險。


二、0050 有效成份數 2.8 家,風險超集中。


三、00757 有效成份數 10 家,比 0050 更為分散。


四、看風險集中,不能只看公司,還要看產業相關性。


五、0050 產業有效數 2.11 個,00757 產業有效數 2.15 個,從產業來看 00757 更為分散。


六、0050 具有汰弱留強機制,但台積電權重實在太高,要降下來已經非常困難了。

 

 

 

先聲明,大仁這篇並非推薦 00757(我自己沒有)

而是社團有人提到,我就順便講一下。

因為 00757 好像蠻多人買的,這篇剛好給有買的人打一個強心針。

你們沒做錯決定,00757 確實比 0050 更為分散。

 

 

 

當然,除了 00757 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例如標普 SPY 或是那指 QQQ,甚至是 VT,這些都能更進一步降低風險。

或是最近大仁提到的軍工科技股(SHLD)

因為跟美股大盤相關性極低,也非常適合納入投資組合。

 

 

 

 

看到這邊,你可能覺得大仁不推薦 0050 嗎?

其實不是,我是想讓你知道 0050 真實的風險是如何。

並不是你想像中的 50 間公司。

要先理解這點,才能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下一篇,大仁將會告訴你。

在風險超級集中的情況下,0050 要如何降低風險。

 

 

 

 

 

 

 

 

 

 

 

 

 

 

延伸閱讀:0050 的投資者,必須知道這件事(你承擔的風險比想像還要更多)

 

 


相關文章:

報酬率迷思:如何正確評估你的投資(以台積電跟 0050 為例)

為什麼我不投資 0050 跟 006208?

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台積電還是 0050?投資者的心態差異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