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積電跟 0050 的話題很熱門。
大仁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這篇就延伸來講,投資者背後的心態。
短期或長期
台積電在 0050 的佔比超過 56%
0050 大多數漲幅都是由台積電貢獻,所以很多人認為買台積電就好。
買 0050 沒什麼意義。
(從滾動來看,台積電的勝率也是高很多)
關於這點,我們得分成「短期」跟「長期」來看。
如果你是短期投資者,只投資幾年就要收手。
投資台積電的效果可能比較好。
這邊的效果是指 0050 上漲,台積電可能漲更多。
不太可能台積電大跌,然後 0050 還大漲。
因為權重真的佔太大了。
0050 雖然具有汰弱換強的功能,在成份股表現不好的時候會逐漸降低權重。
就像宏達電曾經是 0050 的第二大成份股,但現在已經消失了。
但不一樣的是,台積電的淘汰過程非常久。
一來是佔比太高,二來是市值跟其他 49 家差距太大。
所以,即使台積電慢慢退下。
從短期來看,0050 的分散性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等於是受了一道重傷,但你不能敷藥,只能慢慢等它結痂。
結痂的過程,就是權重下降的過程。
這個時間很長。
長到讓你覺得,我買 0050 好像也沒分散到哪裡去。
若是沒有長期投資心態的人,很可能在這段期間就崩潰了。
所以,你得先知道自己投資 0050(或類似的 ETF)
你的投資期間到底是長,還是短。
時間尺度
來做一個想像實驗:
假設,你即將進入機器艙冬眠 5 年。
5 年後,你才能睡醒看到投資績效。
現在,你只有兩個選擇。
你會選擇台積電,還是 0050?
我想,應該很多人會選台積電。
畢竟先進製程的優勢擺在那邊,短期間內台積電很難輸。
如果台積電真的表現不好,那依照目前的權重,0050 也好不到哪裡去。
好吧,就壓台積電吧。
來,我們現在改一下時間。
冬眠的時間是 30 年,你要 30 年後才能醒來。
現在,你要買台積電,還是 0050?
我想,這個時候選擇單壓台積電的人就變少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 30 年的時間尺度上,台積電會怎樣不知道。
未來科技如何發展,這個不確定性太高了。
當時間越長,不確定性會越多。
這時,0050 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們不必管誰輸誰贏。
因為不管誰贏,最終汰弱換強的機制,都會幫我們自動處理好。
好了,看到這邊你應該明白兩者的差異在哪。
投資長度。
若你的投資心態偏向短期,自然會認為投資台積電比較好。
反正台積電爛,0050 也爛(短期來看)。
那不如就集中投資台積電,可能還賺比較多。
這個決策已經加入「主動投資」的思維(看好台積電未來的表現)。
很多人選擇買台積電,他們內心的想法其實是:
「如果台積電衰退,我馬上賣掉就好。」
這背後是短期買賣的想法,也就是擇時。
這跟長期投資,是背道而馳的。
我不會說這樣是錯的,但你得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若你的心態是長期持有,應該會選擇 0050。
因為投資台積電 3 年,可能大家都很有信心。
但 30 年就不一定了。
如果你認為,我就這 3 年投資台積電,之後再看情況。
那抱歉,你選擇的是跟長期持有背離的路。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比起短期進出的利益,他們更看重長期堅持的策略與成果。
這就是兩種人最大的思維差異。
全世界 VS 美國
講到這邊,大仁就順著講美國(VTI)跟全世界(VT)。
現在美股佔 VT 超過 60%
這點類似台積電之於 0050
所以很多人認為美股表現差,全世界也不會好到哪去,所以單壓美股就好。
這種選擇可不可以呢?
我的答案是:可以。
你可能有疑問,為什麼同樣佔比超高。
台積電不可以,美國就可以呢?
答案很簡單。
因為美國背後是好幾千家公司,具有高度分散性。
這跟單壓台積電一家公司,是完全不同的。
你單壓美股,睡個 30 年都可以很安心。
但單壓台積電,可不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雖然台積電跟美股都佔據指數非常高的權重。
但,兩者本質上是不同的。
一間公司跟一整個國家,分散性是雲泥之別。
單壓美股,我認為問題不大。
單壓台積電,這就得再多想想了。
這邊的想,指的是你有沒有能力判斷一間公司的未來。
以及是否意識到,這樣做是選擇當一個短期的主動投資者。
結論
最後,大仁為你做重點整理:
一、台積電佔 0050 的權重超過 50%
二、短期來看:
當台積電上漲,0050 可能無法跟上漲幅。
當台積電下跌,0050 的分散性可能不足。
三、長期來看,0050 的汰弱換強機制,可以發揮強大的功用。
四、短期投資者選擇台積電沒問題。長期投資者應該是 0050 優先。
五、美國跟全世界的佔比,與台積電跟 0050 的佔比相似。
六、美國背後是幾千家公司,投資美國非常合理。
但台積電只是一家公司,集中的風險大多了。
投資 0050 還是台積電,這個問題經常出現。
原因在於投資者的遊戲規則不同。
長期投資者看重的是 30 年,使用的是可以堅持長期不動的策略。
短期投資者看重的是 3 年,並且相信台積電在未來依然領先。
兩者的時間尺度不同,心態不同。
自然就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
所以,與其爭論 0050 還是台積電。
不如先釐清你是長期(指數)投資者,還是短期(主動)投資者吧。
只要將這個問題想清楚,那答案就很明白了。
延伸閱讀:報酬率迷思:如何正確評估你的投資(以台積電跟 0050 為例)
相關文章: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