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詢問】你覺得有必要申請「IQA 獎項」嗎?

【網友詢問】

大仁,請問你覺得有必要申請 IQA 嗎?

之前你有說過「錯覺資產」這件事,我看你有在名單裡。

很多人不申請,因為覺得把這錢拿來上課比較有價值。

/tmp/phpIs2FP0

大仁回覆

什麼是 IQA?

我想這個問題拿去問業務員,恐怕也沒幾個人回答得出來。

IQA 跟保險界的「MDRT、IDA」一樣,都是屬於達到一定業績才能申請的獎項。

以「銷售件數」跟「繼續率」來審核。

/tmp/phpvRZWtF

因為銷售件數多,加上客戶續繳正常(繼續率),代表業務員招攬的品質優秀。

如果連續兩年達到上面的成績,就有資格申請「IQA 國際品質獎」。

你有需要這個獎項嗎?

不管是「IQA、IDA、MDRT」等獎項。

申請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99% 就只是想要「炫耀」

想讓身邊的家人朋友客戶,知道自己的努力有多少。

 

需要別人的肯定很正常,但大仁要提醒你,這種肯定很空虛。

因為,當你需要靠別人來肯定自己,這從根本上就錯誤了。

 

「你好不好」這件事情,最清楚的人應該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如果,你連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需要靠外在的獎項來包裝,那永遠都是在追尋外在評價。

只要哪天別人給你的評價有落差,你就會否定自己。

 

反之,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內在的自我評價。 

大多數人的問題,不是需要別人的肯定,而是對自己太沒自信。

追求外在評價時,迷失了自我,忘記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表現好不好,我們自己最清楚,不需要別人來評分。

是顆金子早晚會發光,鑽石就算被丟進泥土,也還是鑽石。

 

外在評價的路徑:

「追求別人肯定」「因為別人肯定,所以我很好」「追求更多肯定」

就這樣進入「追求別人肯定」的無限循環。

 

內在評價的路徑:

「我很好」「別人怎麼想都不會影響我」「我還是很好」

這樣才會進入「相信自己」的正向循環。

/tmp/phpm5Xavp

問自己五個「為什麼」?

不要申請這個獎項,大仁建議你先詢問自己五個「為什麼?」

透過層層的詢問,來找出自己內心真正的答案。

 

有些人的想法可能是這樣:

1. 為什麼需要申請這個獎項?

因為我想要得獎。

2. 為什麼想要得獎?

因為得獎很風光。

3. 為什麼得獎很風光?

因為大家會認為我很厲害。

4. 為什麼會想要大家的肯定?

因為這樣我會對自己更有自信。

5. 為什麼受到別人的肯定就會有自信?

因為我對自己不夠自信,所以需要別人的肯定。 

 

大仁的想法是這樣:

1. 為什麼不想申請獎項?

因為沒有意義。

2. 為什麼沒有意義?

因為我表現如何自己知道,不需要靠獎項來包裝。

3. 為什麼不需要靠獎項來包裝?

客戶不會因為我得到什麼獎項,而有更多的保障。

我寧願把錢花在進修知識讓自己更加成長。

4. 為什麼要讓自己更加成長?

因為我喜歡經過努力,然後成長後的自己。

5. 為什麼喜歡那樣的自己。

有誰看見自己變得更好,不會開心的嗎?

就這樣,問完五個為什麼,最後的答案截然不同。

不要為了別人的眼光,而申請獎項。

別人怎麼看你,是他們的事情。

專注在你自己該做的,才是最重要的事。

/tmp/phpABdnuX

找到那張照片

韓劇《奇怪的搭檔》有一段劇情是這樣的:

嫌犯說自己擁有不在場證明,在案發當時,他因為心情不好去酒吧喝酒。

裡頭有一對情侶正在慶生,應該可以成為他不在場證明。

/tmp/php8yyOTS

女主角去到酒吧詢問老闆,老闆說對這人沒印象。

不過在牆壁上,確實找到一張情侶慶生的拍立得照片。

回到事務所,女主角開心地向同事說,自己找到情侶的照片了。

同事說,這可不能成為不在場證明的證據啊。

女主角說沒關係,雖然不能在法庭上用,但這可以成為我們相信他的證據。

 

有時候,我們急著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所以非常努力想要找到證據,因為唯有這個證據,才能表示我們的能力。

也許,是一個職位或是獎項,在拿到那些東西以前,你覺得沒有人會認可你,有時候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找到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不是用來向別人證明什麼的,而是為了要讓自己,能夠相信自己。

就像是律師找到的「那張照片」,並非為了呈堂證供,而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堅定信念,相信自己。

如果,人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事情就完成一半了。

所以,要先找到這個東西,才能完整自己的信念。

/tmp/phpyWQ1kM

如果這個獎項,是你一直以來的目標,那就申請吧。

也許這個獎項,就像是女主角找到的那張照片一樣,雖然無法代表什麼,但至少可以讓你相信自己。

 

但我還是要提醒你,拿到多少獎項,跟你幫助多少人,創造多少價值,一點關係都沒有。

與其花錢花時間去申請獎項,不如把心力放在幫助更多人上吧。

除了獎項以外,我們可以追求其他更美好的肯定。

比起頒獎台上的「掌聲」,我更希望聽見的是客戶的「感謝」。

結論

如果你覺得申請這個獎項,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那就申請吧。

也許對你而言,這就是讓你能夠相信自己的「那張照片」。

 

如果你只是剛好滿足資格,不知道要不要申請,那就省下來吧。

去看書、去上課、去學習,去做任何可以幫助自己成長,也對客戶有益的事情。

 

想要增加行銷或營造專業形象,我教你一招,在臉書上分享:


剛才進公司被通知才知道,我今年得到「IQA 國際品質獎」(低調又不經意的公開自己得獎)

謝謝這幾年支持我的所有客戶們(讓人家覺得你客戶很多)

但與其要申請獎項,不如把時間跟金錢花費在增加自己的專業上(我不為名利)

這樣才能提供我的客戶最大保障(為客戶而打拼)


瞧,這樣一則分享,在客戶心中的份量,不是比你拿了個獎盃獎牌還來得有用嗎?

 

最後,你可能會疑惑大仁有沒有申請獎項?

當然是沒有,因為那不是我的賽局

比起花錢申請獎項,浪費時間參加聚會,不如多寫幾篇文章幫助別人。

 

相關系列:

從人生的角度,去思考「1:29:300」法則 

保險業務員一定要穿「西裝」嗎? 

《人生給的答案》看完別人的人生,那你的答案呢? 

實支實付的手術費用,為什麼無法全額理賠? 

【網友詢問】手頭上有一點閒錢,可以買儲蓄險嗎? 


回到首頁: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請點這裡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接收最新通知


大仁的出版作品:《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您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tmp/phpZTTLPK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延伸閱讀:【關於保險經紀人公司?關於我是誰】

免費諮詢

未命名  7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最新文章: 

/tmp/phpx9qpNc

4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