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沒有保險,該怎麼辦?
你是否曾經想過「老年沒有保險怎麼辦?」
隨著年齡越來越高,如果薪資沒有成長,加上沒有儲蓄,老年病痛發生機率更高。
這時候如果沒有保險,那該怎麼解決後續的醫療問題呢?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這篇《少天真了,只靠保險無法解決你「老年沒錢」的問題》
相信看完以後,你就會明白「老年沒保險」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老年沒錢」。
要怎麼樣才能「有錢」?
當然就是得靠理財,透過長期的投資理財,就能夠累積到一筆可觀的財富。
不過,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
大仁最近跟保險業的朋友聊到「理財」這件事。
對方說:「大部分客戶都不懂理財,面對 75 歲以後沒有保險,該如何解決?」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聊聊那些擔心「老年沒保險」而拼命買一堆保險的人,他們究竟在思考上陷入了什麼盲點。
保險,沒辦法解決所有事情
許多人對保險有著過多的期待,甚至希望保險能夠「照顧他一輩子」。
最好是保證他結婚生子,照顧他升官發財,老年無憂無慮無煩腦,只要有保險就好。
但這可能嗎?你真的認為保險可以包山包海,甚至包你退休財務自由嗎?
讓大仁再重申一遍,保險能夠解決的,只有保障的問題。
你擔心的所有問題,總歸一句話,就是「沒錢」。
有錢,你就不用擔心繳不起保費。
有錢,你就不用擔心沒保險怎麼辦。
有錢,你就不用擔心任何跟保險相關的問題。
但問題來了,你可能會想「我就是沒錢,才會有這些疑慮」。
沒錯,講到這邊,我們終於抓到問題的重點了:「錢。」
重點不是老年沒有保險怎麼辦,也不是繳不起保費怎麼辦,而是「沒錢怎麼辦」。
所以你該煩惱的問題,不是保險,而是錢。
財務象限四種人,你是哪一種?
用「年齡跟資產」來區分象限圖,會分成四種人:
【年輕人 + 有錢】= 財務自由,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老年人 + 有錢】= 擁有可以照顧自己的能力,不用依靠家人。
【年輕人 + 貧困】= 只要努力學習,還有時間累積資產。
【老年人 + 貧困】= 你完蛋了。
下面大仁將逐一介紹,這四種人的屬性。
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又該如何解決問題。
年輕人 + 有錢
第一種人,這是最美好的搭配組合。
有錢的年輕人,擁有最多的時間可以去享受人生,更不必因為金錢,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與其說是財務自由,不如說是時間自由。
有錢,就能夠讓你從時間中解放出來,把討厭的時間推開,留下來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時間。
這種人,不需要擔心老年的保險問題,因為錢就能夠幫他解決所有問題。
有錢又有時間,如果你是這種人,這篇就不需要看下去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資產守護好,繼續保持下去。
老年人 + 有錢
這是第二好的組合。
大仁之前提過:「你的資產,應該跟年齡一樣逐年增加。」
當你的年紀變大的時候,你的資產也應該要同時增加,並且增加的比年齡還要更快,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我們常說複利很重要,當一個老年人擁有超過五十年以上的時間,這個複利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年輕時有好好存錢,好好投資,正常來說老年擁有一筆不小的資產,是很合理的。
這些有錢的老年人,不會因為生病而帶給家人負擔,反而擁有足夠的資產能夠照顧自己。
不會造成子女的壓力,自己就能夠靠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你是這種族群,相信你不會有「老年沒有保險怎麼辦」這種問題,也不需要看這篇。
這個族群,請好好照顧自己身體健康。
作息飲食多加控制,你買再多保險,都比不上一副健康的身體有用。
「年輕人 + 貧困」
這是最常見的組合。
年輕人擁有的資源最少,工作的時間也不長,大多數人都是屬於「貧困」的那方。
也因此,這個族群是最害怕未來的人,也是對「老年沒保險怎麼辦」最感到焦慮的這些人。
如果,你是貧困的年輕人,我想跟你說:「我們窮一時沒關係,如果你願意付出心力改變,就不會窮一輩子。」
就像大仁之前分享過的案例,我朋友的表弟讀書讀到中途輟學,最後跑去開修車廠的故事。
雖然沒有讀書,但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創了一番事業,現在生意好的不得了。
年輕人的時間優勢
前面有提到「複利」,年輕人所擁有的時間複利是最強的。
以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而言(大仁也是這個年齡),我們所擁有的未來是無限可能的。
三十年的時間可以辦到很多事情,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經過三十年的累積,最後都會形成非常驚人的成果。
當然,在「累積財富」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年輕人雖然入場的等級最低,但同時擁有最多的時間磨練。
只要我們在初期好好學習成長,努力提昇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自然就會擁有更多的收入跟回報。
不要從一開始就放棄學習理財
最怕的是你從一開始就舉白旗認輸,認為自己「未來一定沒錢」。
這種情況下你就不會去注意任何可能賺錢的機會。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研究叫做「顏色濾鏡」,簡單來說就是你現在望向四周,看看紅色的東西。
你會發現有非常多的「紅色」,但在我叫你看以前,你卻完全不會注意到紅色。
「理財」這件事情也是如此。
太多人打從一開始就不把理財放在心上,認為自己現在沒錢,就會一輩子沒錢。
不是的,不是這樣。
你得先相信「我一定可以好好學會理財」這件事情,你才會看到身邊關於「理財」的所有事情。
你會開始學習如何記帳,開始知道怎樣避開不良消費,並且拒絕糟糕的債務。
學習如何存錢,拿來投資,然後規劃一份好的保險來保護自己。
你會成為一個看得見「理財」的人。
當你能夠看見身邊所有的「理財」機會,現在的窮就只是一陣子,而不會是一輩子。
不要放棄「理財」這件事情,你放棄理財,就等於放棄人生。
如果,你是這個族群的朋友,不要因為沒錢就放棄理財。
反過來,正因為你沒錢,所以更應該要學習理財的相關知識,讓自己具備累積財富的能力。
如果你願意改變,時間會成為你的朋友,幫助你變成第二種【老年人 + 有錢】的組合。
如果你繼續擺濫,那就會成為第四種人,也就是下面這種最糟糕的組合。
「老年人 + 貧困」
第四種人,是最糟糕的一種。
接下來,大仁會用比較嚴厲的口氣講述【老年人 + 貧困】這件事。
也許你看了會覺得不舒服,但我還是得說。
在看下去之前,我想先引述美國知名小說《大亨小傳》中,開頭的一段話: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擁有的優勢。」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非常辛苦,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夠好的條件去努力。
如果,你是因為生命中的任何不幸事故,不管是生病意外,還是為了照顧家人,而導致你無法順利累積資產。
很抱歉,我真心希望你能盡快從困苦中走出來。
以下我要講述的,是那些明明可以努力,卻自願放棄的人
會擔心「老年沒錢」的人,應該都是年輕人或中年人。
如果你是老年還在擔心沒錢的,抱歉,真的沒救。
你可以年輕窮,但別老年窮
窮是很正常的事,大多數人一開始都很窮,但「窮一輩子」就不是太正常的事了。
這邊要說一句比較現實點的,你都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去努力了,為什麼還會讓自己老年沒錢?
如果你現在是老年沒錢的人,仔細回想一下自己過去幾十年來的時間,到底在做什麼。
很多人認為自己年紀變大,超過四十歲了,就沒有任何改變的機會。
錯了,大仁講一個真實故事,讓你看看年紀大也是有改變的可能:
外籍配偶的奮鬥記
我家附近有一間熱炒店,老闆娘是外籍配偶,大約五十幾歲了。
她一開始到台灣的時候,先到別人店裡工作學習,直到工作了十多年後,存了一筆錢,就自己出來開店了。
語言不同,人家學習。
不會煮飯,人家學習。
不懂做生意,人家學習。
不會開店經營,人家學習。
人家學習了十多年,最後自己開一間店,現在因為生意太好,還得另外請員工才忙得過來。
就在前陣子,聽到她買一間房子,整修得光鮮亮麗,非常好看。
為什麼同樣是人,有些人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累積到一筆財富,創業成功。
而有些人卻一輩子做著差不多的工作,最後什麼錢都沒有存下來?
難道這位外籍配偶比較聰明嗎?不是的,是因為人家願意改變,願意學習。
扣除掉「生病與意外」或其他不得已的因素。
如果你是一個身體健康,家庭平安無事的老年人,經過一生的時間,你應該要有一筆不小的資產才對。
如果沒有資產,那就只能證明一件事情,你的人生在某方面出了什麼問題。
現況,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對於這種族群,雖然我很想說些什麼話去鼓勵。
但很抱歉,這些人既然已經過了大半輩子都是這樣。
現在也不會因為我的一席話而讓他們有所改變。
所以,如果你是這種族群,請好好思考你到底做了什麼,才會有現在的人生。
為什麼過著同樣的時間,別人累積到了一筆資產,而你卻什麼都沒有。
老年了,時間不站在你這邊,身體健康也不站在你這邊。
到這個時候,就像是癌症末期,除非有奇蹟,不然這種人是沒有救了。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會因為你有沒有保險,而改變什麼。
因為你需要改變的,不是保險,而是你那悲慘的人生。
(好了,想說的說完了,請原諒我的直白。)
結論
有在追蹤大仁部落格的朋友,應該有發現近期我開始分享一些「投資理財」的文章。
為什麼我開始寫理財類的文章?
當然不是我想轉型成為理財專家,而是我意識到,對大多數人而言,希望保險做到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但保險能做的事情又太少,唯有真正學會「理財」這件事,才能跟保險相輔相成。
為什麼我開始寫學習成長類的文章?
因為唯有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夠進一步的成長。
賺取更多收入,更快的累積資產。
學習理財,學習成長,就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第一步
「我不懂理財」所以就放棄了,這就是一個沒有責任的人,你只是在為自己人生增加更多理由跟藉口而已。
有本書叫做:「理財就是理生活。」
這句話很有意思,但若要大仁來講,我會說:「理財就是理人生。」
你理財做的好,人生自然就會美滿。
願意看到這邊的朋友,如果你不懂理財,請從現在開始戴起「我要好好認真學習理財」這件事情的眼鏡。
努力找尋身邊任何可以讓自己學習成長的機會,奮力茁壯。
不管年輕人或老年人,我都希望你是上面有錢的那些人。
當你有錢,你就不會再煩惱「老年沒有保險」這件事情。
你會明白,保險就是解決沒錢的困擾,而當你有錢,就不再需要保險了。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進一步釐清「保險跟理財」之間的關係。
相關文章: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