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ETF vs 期貨:你真的了解兩者的區別嗎?

很多人說:「不懂期貨的人,才會投資槓桿 ETF。」

真的是這樣嗎?

會不會說這些話的人,根本不懂 正2 的優勢,甚至不清楚期貨的風險在哪呢?

這篇大仁會直接列出數字讓你知道,期貨跟 正2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方式。

 

期貨下跌,會增加槓桿

這邊建議你先看過大仁之前分享的兩篇文章:

既然槓桿ETF持有期貨,為什麼不要直接買期貨就好?

自己操作期貨比槓桿ETF更好?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這篇會將重點放在期貨的「槓桿偏移」。

讓我們直接看數字。

 

 

下面這張圖片,從左到右說明:


【大台指】是 23000 點

【漲跌】每日下跌 10%

【曝險】每點期貨 *200 = 4600000

【保證金】放一半,也就是 2300000

【槓桿倍數】2 倍(4600000 / 2300000)

【正2】投入 2300000,達到 2 倍槓桿


 

 

 

你會發現期貨每天下跌,會讓保證金逐漸減少。

而槓桿倍數逐漸增加。

直到第 6 天跌停後,槓桿倍數已經來到 16.9 倍

這跟你原本想像的 2 倍槓桿差蠻多的吧?

 

 

再隔天,不好意思,斷頭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買入一口大台,完全沒動(加倉或減倉)的情況下。

期貨下跌 = 保證金減少 = 槓桿倍數增加

 

 

即使剛開始,你持有 2 倍保證金。

開 2 倍槓桿,好像很安全。

但只要持續下跌,跌幅來到 47% 以上時,那就準備斷頭了。

除非,你中間過程有自己減倉,才能降低槓桿。

但,有多少人能判斷這中間的減倉時機呢?

 

 

投資 正2 就不一樣了,完全不用理它。

在下跌的時候,會因為每日平衡,自動幫你減倉

讓槓桿重新回到 2 倍。

 

所以當人家持有期貨斷頭的時候,你還有接近 60 萬的資金,依然能夠在市場上存活。

如果後續市場反彈,你將不會錯過漲幅。

因為每日平衡,會自動幫你加倉,讓槓桿回到 2 倍。

這就要延伸下面這點。

 

期貨上漲,會降低槓桿

前面講的是下跌,接下來看上漲。

表格內容完全沒變,唯一變化就是變成每天上漲 10%

每天上漲很棒,會讓保證金不斷增加。

 

但,你有沒有發現「槓桿倍數」降低了?

在上漲來到第 6 天的時候,槓桿倍數從 2 倍,變成剩下 1.39 倍

 

 

 

為什麼會這樣?

答案很簡單。

期貨上漲=保證金增加=槓桿倍數降低

除非,你在上漲的過程中不斷加倉,才能讓槓桿倍數回到 2 倍。

如果沒有加倉,你很高機率會落後 正2 的報酬。

 

 

 

但問題又來了。

股市一直漲的時候,叫你追高,你真的敢追嗎?

去問問幾年前 12682 就高點出清的人,他們應該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給你。

還是去問問看 2023 年萬八高點,入袋為安的人,應該也能跟你聊聊。

 

在不斷上漲的階段,還一直加倉,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所以有人笑說:「台股今年最大的風險,就是抱不住。」

 

 

 

抱不住,就是抱不住。

在上漲階段,連抱住都很困難了,你還叫我加倉?

怎麼可能。

 

 

但 正2 呢?

每天上漲,都幫你自動加回去 2 倍槓桿。

讓你妥妥的跟上漲幅,自動追高。

 

每日平衡 = 追高殺低

你以為 正2 每日平衡,追高殺低是笨蛋作法

實際上,這是去掉人性,非常機械化的設計。

可以在上漲時擁抱獲利(不斷增加曝險)

可以在下跌時控制風險(不斷降低曝險)

 

 

 

上漲多賺,下跌少賠,難道 正2 沒缺點?

有的。

就是盤整的時候,會產生更多的波動耗損。

 

假設,一天漲 10%,一天跌 10%

這樣反覆發生。

你會發現 正2 的波動耗損,比期貨更多。

 

 

 

更大的波動,會造成更多的損失,這是投資 正2 必須要承擔的。

沒辦法,這就是入場費。

但比起期貨隱藏的最大風險,這真的算是小事而已。

 

期貨的最大風險

前面提到,期貨會因為漲跌,而造成槓桿偏移。

這種偏移,才是期貨投資者最大的風險。

 


 

大仁在下面這份表格,列出每種槓桿倍數。

最右邊,遇到多少跌幅會斷頭的數字。

持有 2 倍槓桿的期貨,會在跌幅 48% 的時候斷頭。

持有 3 倍槓桿的期貨,會在跌幅 31% 的時候斷頭。

以此類推。

(這邊的槓桿倍數,只以一開始的保證金去算,不然後續漲跌,槓桿倍數還會再變化)

 

 

 

 

參考 2020 年疫情的經驗,股市在一個月內下跌 30% 並非不可能。

若要避免這種情況,你得在下跌時,持續減倉。

然而,這需要更多對行情的判斷跟擇時。

你若有這種功力,自然看不起槓桿 ETF

 

 

但以最大下跌風險來講,持有槓桿 ETF 的風險,遠低於持有期貨。

因為 正2 有每日平衡機制。

即使遇到 2020 年疫情單月下跌超過 30%,依然建在。

 

 

很多人詬病那斯達克三倍槓桿的 TQQQ

因為受到通膨升息影響,至今還沒回到高點。

是的,這是事實。

 

 

 


 

 

 

從 2021/11/17 高點,直到 2024/09/30(寫作這天)

TQQQ 還下跌 -11.39%

原型的 QQQ 已經上漲 25.28%

 

 

 

這確實是槓桿 ETF 的風險,遇到越大的跌幅,漲回來越困難。

但,這本來就是你應該承受的。

畢竟你是用 3 倍的槓桿。

應該沒有人會認為用 3 倍槓桿,然後風險還比 1 倍更低吧?

 

上面 TQQQ 遇到的,就是槓桿 ETF 需要承受的。

這也是為什麼不建議使用太高槓桿的原因。

(不過,3 倍槓桿也是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報酬

 

 

 


 

 

 

講完槓桿 ETF 的風險,來說說期貨的風險。

你沒看到的另外一個事實是,如果你是持有 3 倍槓桿的期貨。

在下跌波段,都沒減倉。

那你早在 2022 年就斷頭了(3 倍期貨,斷頭幅度約 31%)

 

 

 

已經斷頭的人,就不用討論什麼回到原點了。

因為你已經死掉了。

而那個還沒回到原點的 TQQQ,依然活得好好的。

這就是跟你說「買槓桿 ETF,不如買期貨」的人,沒有跟你講的風險。

看到這邊,你還覺得期貨跟槓桿 ETF 的風險相同嗎?

 

結論

最後,大仁為你做重點整理:

一、期貨會因為上漲,增加保證金,降低槓桿倍數。


二、期貨會因為下跌,減少保證金,增加槓桿倍數。


三、正2 的每日平衡,在上漲的時候追高(擁抱獲利),在下跌的時候殺低(控制風險)


四、正2 的缺點是遇到盤整會有更多的耗損,以及下跌太深,要漲回來更困難。


五、期貨的風險(隨著下跌增加槓桿倍數),遠比槓桿 ETF 還要更大。

 

 

 

正2 因為有每日平衡,即使放著不管都沒問題。

但持有期貨,你勢必得面對下跌時,槓桿倍數不斷增加的風險。

等下跌到某種程度,保證金不夠,你就爆掉了。

這就是許多人說,期貨很危險的原因。

因為需要加入更多「主動、主觀、人為」的操作。

 

 

而 正2 完全不同。

加倉減倉都有基金經理幫忙操作,而且曝險每天都控制在 2 倍。

不會太低,也不會太高。

 

 

 

所以,正2 跟期貨雖然是持有相同的內容物。

但在核心原則上,絕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不要再說「不懂期貨的人,才會投資槓桿 ETF」這種話了。

 

 

 

 

 

 

 

 

 

 

 

 

延伸閱讀:槓桿投資法可以撐過12682的歷史下跌嗎?

 


相關文章:

為什麼兩倍槓桿不一定帶來兩倍報酬?影響槓桿ETF的七種原因

信貸還是質押?哪種槓桿方式比較好

槓桿,是為了降低風險!如何運用槓桿增加財務彈性

如果台股有三倍槓桿 正3 會怎樣?實際測試給你看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