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槓桿ETF持有期貨,為什麼不要直接買期貨就好?

「既然槓桿 ETF 持有期貨,為什麼不要直接買期貨就好?」

這個問題很好,槓桿型 ETF 是通過持有期貨,來達到兩倍曝險的控制。

既然如此,我們直接買期貨,而不是透過 ETF 不是更好嗎?

 

關於這個問題,大仁的看法完全相反。

我認為持有槓桿 ETF,反而比你直接買期貨來得更好。

至於原因,讓我們看下去。

(這篇涉及會一些數學計算,不複雜,但建議慢慢觀看)

未命名

直接買入期貨的優勢

先講單純持有期貨的優勢,主要有兩點:

一、手續費很低。

二、沒有內扣費用。

一、期貨的手續費很低


假設,大盤一萬八千點。

買進一口大台 = 價值 360 萬的契約。


手續費:(60 * 2)= 120 元

交易稅:(360 萬 * 0.00002)*2 = 144 元


合計 = 264 元。

二、期貨沒有內扣費用


ETF 需要支付所謂的「內扣費用」。

期貨沒有這筆費用需要支出,較為節省。

但期貨有一個缺點,要長期持有得每個月轉倉一次。

以轉倉一次 264 元計算,一年十二次的費用是 3168 元。

 

 

以 富邦台股正2(00675L)為例:

在 2022 年的內扣費用是 0.71%。

如果依照 180 萬的市值計算(因為兩倍槓桿只要一半本金),等於一年要支付 12780 元。

/tmp/php5IPwmS

 

 

兩者比較:

期貨只要 3168 元,而槓桿型 ETF 要 12780 元。

兩者相差 4 倍。

看起來好像期貨省很多錢,不過在你省錢之前,也得留意一下自己操作期貨的風險。

/tmp/phpGlQNoJ

為什麼要選擇槓桿型 ETF?

好,大仁將期貨的兩個優勢講完了,分別是:

一、手續費更低。

二、沒有內扣費用。

照這樣看起來槓桿型 ETF 真的超級糟糕,費用貴太多了。

直接持有期貨省下超多成本,根本不需要買槓桿型 ETF。

嗯……真的是這樣嗎?

 

前面講了很多「成本」,看起來槓桿型 ETF 都輸非常多。

只有笨蛋才會買槓桿型 ETF,聰明人都直接選擇期貨就好。

 

是的,如果單純從「成本」來說,直接持有期貨可以省去非常多的費用(包含手續費跟內扣費用)

 

BUT 最重要的 BUT 來了!

槓桿型 ETF 在支付較高的成本下,其實也提供了另外的保障跟優勢,只是大多數人沒看出來而已。

現在,大仁就要跟您介紹槓桿型 ETF 勝過期貨的四個重點:

一、保證金風險。

二、期貨到期風險。

三、槓桿比例不固定。

四、投資要考慮人性。

看懂這四點,你就知道為什麼我認為槓桿型 ETF 才是更好的選擇

 

一、保證金風險

個人持有期貨,會面臨保證金的問題。

如果跌幅太大,你的保證金又不足夠,那就可能會面臨斷頭的風險(就是證券公司直接將你的部位賣出)

當你的保證金不足,即使你想長期投資也沒辦法。

 

持有槓桿 ETF 則不會面臨保證金的問題。

這樣講有點不太對,因為槓桿型 ETF 持有的是期貨,還是會有保證金的問題要處理。

但那是基金經理要做的事情,不是你。

 

你不必煩惱現在保證金夠不夠,有專業人士會幫你調整好。

少了保證金這個壓力,你在長期投資時就可以有比較好的心態。

 

二、期貨到期風險

以台股期貨來說,每個月都會到期,到期時你得轉換合約(就是前面提到的轉倉)。

依照一口大台來算,轉倉一次只要 264 元,一年十二次也只要 3168 元。

 

但是,你得去注意每個月轉倉的時間。

雖然轉個倉不麻煩,但這也會在無形中造成一種 時間壓力

尤其是當整個大盤情勢開始下跌的時候,你會心想:「我還要繼續持倉下去嗎?」

 

槓桿型 ETF 就沒這個問題。

只要基金本身沒下市,而持有者也不賣出,理論上可以持有到永久。

不會有時間壓力,更不需要自己轉倉。

一切還是交給基金經理處理就好。

 

三、槓桿比例不固定

接下來這段需涉及一些數學,但請放心,都只是加減乘除而已。

放慢速度看,一定能看懂。

 

首先,假設大盤是一萬點,一口大台是 200 萬(1 點是 200 元)

如果你想擁有兩倍曝險(200%),你就得拿 100 萬保證金出來買一口大台。

1648119249 3267664039 g

如果大盤接下來漲 10% 會變成怎樣?

大盤從 1 萬點,變成 1.1 萬點。

這時一口大台會是 220 萬(11000 * 200)

因為一開始槓桿比例是 200%,所以漲 10%,等於賺 20%。

保證金 100 萬,會賺到 20 萬,變成 120 萬。

1648119251 1807343965 g

但這個時候問題來了,你的保證金變成 120 萬,但一口大台卻只有 220 萬。

你的槓桿比例會從 200%,降低變成 183%

(一口大台 220 萬 / 保證金 120 萬)

 

這時,你的槓桿比例就無法維持在 200%,除非你再增加曝險。

不然大盤漲越多,你的槓桿比例就會越低(我知道這段有點複雜,建議多看幾次)

 

再來,如果大盤跌 10% 會怎樣?

大盤從 1 萬點,變成 9 千點。

這時一口大台會是 180 萬(9000 * 200)

因為一開始槓桿比例是 200%,所以跌 10%,等於虧 20%。

保證金 100 萬,會虧損 20 萬,變成 80 萬。

1648119253 34344300 g

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你的保證金變成 80 萬,但一口大台卻有 180 萬。

你的槓桿比例會從 200%,增加變成 225%

(一口大台 180 萬 / 保證金 80 萬)

 

這時,你的槓桿比例就無法維持在 200%,除非你減少曝險。

不然大盤跌越多,你的槓桿比例就會越高(我知道這段有點複雜,建議多看幾次)

 

你自己人為操作期貨,就是會碰到這種問題。

大盤漲上去,你的本金獲利兩倍,造成你的曝險變低。

(曝險賺 10%,本金賺 20%,等於曝險少 10%)


大盤跌下來,你的本金虧損兩倍,造成你的曝險變高。

(曝險虧 10%,本金虧 20%,等於曝險多 10%)

漲的時候,曝險會下降,除非你加倉。

跌的時候,曝險會上升,除非你減倉。

/tmp/phpatDq0t

 

那麼,槓桿型 ETF 不會碰到這種問題嗎?

答案是,不會。

因為槓桿型 ETF 內建的「每日平衡」,就是負責做這件事情。

當大盤上漲,因為曝險下降,基金經理會增加曝險,把曝險拉上去 200%。

 

當大盤下跌,因為曝險上升,基金經理會減少曝險,把曝險降下來 200%。

也就是不管漲跌,你不必自己動手,會有人幫你把曝險控制在每日 200%。

 

這個看似會造成摩擦成本的「每日平衡」,才是能夠讓曝險維持在 200% 的絕佳作法。

沒想到對吧。

你以為的高買低賣,反而是控制曝險在 200%,將槓桿控制在兩倍的好方法。

加倉減倉,都交給基金經理處理,而且是每天處理,輕鬆多了。

 

你能夠想像自己每天在那邊計算 200% 曝險,然後每個交易日都一直轉換期貨倉位嗎?

光想到就頭痛對吧。

每年付出一點成本,交給別人處理會方便很多啦。

 

四、投資要考慮人性

從成本來看,期貨各方面都贏過槓桿型 ETF,可以省下非常多錢。

但投資,尤其是長期投資,需要考量的不只是成本,更要將人性算進去。

不考量人性,策略再好都沒用

 

為什麼宣導長期投資,都要提醒散戶不要過度交易?

因為每一次交易,會帶來一次選擇。

期貨的成本確實節省很多,但每年你得經歷十二次的轉倉,等於多出十二次的選擇。

 

選擇的次數多了,你就會加入「人性」。


現在跌很多了,我還要轉倉嗎?

還是先平倉等等,看情勢如何再買進?

現在漲很多了,我還要轉倉嗎?

先賣掉,等低點再買回來會不會比較好?


每個月要轉倉時,你都會問自己這些問題。

然後天使惡魔又開始打架了,你可能會在某一次的轉倉中,停止原本堅持的策略。

 

市場看空的時候,你會感到害怕。

就像最近俄羅斯跟烏克蘭戰爭,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停下來,別再持有期貨了?

先等戰爭結束再投入市場不是更好嗎?

而且美國聯準會又要升息,還可能會縮表,看起來情勢好可怕,先等等好了。

然後呢?

然後你可能就錯過接下來市場反彈的時機,最終永遠都回不來。

 

而市場看漲的時候,你會想加倉,把槓桿比例拉大。

原本兩倍槓桿,賺太慢了,何不開三倍呢?

等到三倍槓桿的時候,你又覺得三倍太少,不如五倍吧。

就這樣一直凹下去,直到某一次的黑天鵝大跌降臨,你就會因為保證金不足,被抬出場。

這就是很多人認為期貨危險的原因。

漲的時候你想要賺更多,會不停加槓桿。

 

跌的時候你又會害怕不敢買,而錯過反彈的機會。

 

投資永遠要考量人性,特別是涉及槓桿

這就是大仁認為持有槓桿型 ETF 會比你用期貨更好的原因。

雖然槓桿 ETF 成本比較較高,但你只需要買入就好。

不必擔心保證金夠不夠的問題。

不必擔心每個月轉倉時間又到了,要記得轉倉。

不必擔心期貨漲了,你得加倉,才能讓曝險高於 200%。

不必擔心期貨跌了,你得減倉,才不會讓曝險低於 200%。

持有槓桿 ETF ,你就不必擔心這些雜七雜八的問題。

因為這些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處理就好,你要做的就是長期投資(依個人需求搭配策略使用)。

 

結論

最後,重點整理:

一、持有期貨的成本,比槓桿 ETF 低。


二、但持有期貨會面臨更多風險及人性的考驗。


三、持有期貨,得擔心保證金足不足夠的問題。


四、持有期貨,得擔心每月要記得轉倉。


五、持有期貨,得每天控制曝險在 200%,才不會讓槓桿比例跑掉。


六、持有期貨,你得考慮到人性的弱點。


七、槓桿 ETF 簡單多了,一切交給基金經理。

 

很多人會覺得買槓桿 ETF 的都是笨蛋,不如買期貨就好。

這點我不認同,因為自己買期貨就會涉及到更多次的交易。

更多次的交易,就會帶來更多選擇錯誤的風險。

而且自己持有期貨,很容易不小心將槓桿開太大,最後爆掉。

 

關於這點,槓桿 ETF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最多最多就是 200% 曝險,兩倍槓桿, 你想用三倍也沒辦法。

槓桿 ETF 可以鎖住你貪婪的人性,不會盲目加倉。

 

簡單來說:

持有槓桿 ETF,你可以擁有期貨的優點(槓桿曝險固定,交給專人處理)。

又不必承擔期貨的風險(保證金壓力,時間壓力)。

1648137887 2946204641 g

 

關於這篇文章談到的槓桿 ETF 優勢,有沒有人說過?

幾乎沒有,大多數人都是抱持著瞧不起的態度在看待槓桿 ETF。

沒有幾個人真的願意停下來用心去研究。

 

這也是我一直寫槓桿系列文章的初衷,我要想辦法多讓一些人看懂槓桿 ETF 的優勢

當然,我不保證自己的觀點就是正確的。

你也別相信我說的,自己去研究,自己去摸索。

抱持著開放心態去看待各種投資機會,就像我當初懷疑眾人的想法,開始研究槓桿 ETF 一樣。

 

 

 

 

延伸閱讀:自己操作期貨會不會比槓桿ETF更好?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相關文章:

0050正2槓桿ETF的誤解與偏見

0050為什麼會輸0050正2?淺談台灣股市的超額報酬

為什麼台灣股市適合投資槓桿型ETF(0050正2)?

18 則留言

  1. 更正ETF總管理費迷思:只有直接向投信申購ETF基金,才需要扣管理費,而在證券市場買賣ETF憑證,不需要考慮管理費,因為已經在淨值中扣除了!這也是為何淨值報酬會落後追蹤指數報酬的原因。
    版主回覆:(03/27/2022 07:51:55 PM)
    是的,ETF會從每日淨值中扣除相關費用,無需再另外支付管理費。

  2. 更正ETF總管理費迷思:只有直接向投信申購ETF基金,才需要扣管理費,而在證券市場買賣ETF憑證,不需要考慮管理費,因為已經在淨值中扣除了!這也是為何淨值報酬會落後追蹤指數報酬的原因。
    版主回覆:(03/27/2022 07:51:55 PM)
    是的,ETF會從每日淨值中扣除相關費用,無需再另外支付管理費。

  3. 更正ETF總管理費迷思:只有直接向投信申購ETF基金,才需要扣管理費,而在證券市場買賣ETF憑證,不需要考慮管理費,因為已經在淨值中扣除了!這也是為何淨值報酬會落後追蹤指數報酬的原因。
    版主回覆:(03/27/2022 07:51:55 PM)
    是的,ETF會從每日淨值中扣除相關費用,無需再另外支付管理費。

  4. 我覺得ETF(50正二)還可以增加一個優點,小資金就可以操作,若操作期貨要達到曝險200%需要180萬(如果沒理解錯的話)
    版主回覆:(07/04/2022 01:00:53 PM)
    是的,這點後續會提到。

  5. 我覺得ETF(50正二)還可以增加一個優點,小資金就可以操作,若操作期貨要達到曝險200%需要180萬(如果沒理解錯的話)
    版主回覆:(07/04/2022 01:00:53 PM)
    是的,這點後續會提到。

  6. 我覺得ETF(50正二)還可以增加一個優點,小資金就可以操作,若操作期貨要達到曝險200%需要180萬(如果沒理解錯的話)
    版主回覆:(07/04/2022 01:00:53 PM)
    是的,這點後續會提到。

  7. 仔細看了版主的研究,我覺得是可行的,我自己本身在存小台指期,看完版主的介紹之後,想說來定期定額00631L,但好幾個大券商居然都沒這個服務,有點可惜
    版主回覆:(07/04/2022 07:56:34 PM)
    謝謝支持,長期無限轉期貨也是一種做法,少掉成本跟耗損。
    ETF 是比較輕鬆,買了可以放著不用動腦管,兩者都是可行的方式。
    至於自動定期定額,因為槓桿 ETF 的特性,券商不太可能開放(要符合資格後才能買)。

  8. 仔細看了版主的研究,我覺得是可行的,我自己本身在存小台指期,看完版主的介紹之後,想說來定期定額00631L,但好幾個大券商居然都沒這個服務,有點可惜
    版主回覆:(07/04/2022 07:56:34 PM)
    謝謝支持,長期無限轉期貨也是一種做法,少掉成本跟耗損。
    ETF 是比較輕鬆,買了可以放著不用動腦管,兩者都是可行的方式。
    至於自動定期定額,因為槓桿 ETF 的特性,券商不太可能開放(要符合資格後才能買)。

  9. 仔細看了版主的研究,我覺得是可行的,我自己本身在存小台指期,看完版主的介紹之後,想說來定期定額00631L,但好幾個大券商居然都沒這個服務,有點可惜
    版主回覆:(07/04/2022 07:56:34 PM)
    謝謝支持,長期無限轉期貨也是一種做法,少掉成本跟耗損。
    ETF 是比較輕鬆,買了可以放著不用動腦管,兩者都是可行的方式。
    至於自動定期定額,因為槓桿 ETF 的特性,券商不太可能開放(要符合資格後才能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