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詢問】
請問一下,最近不舒服去看醫生,醫生說有骨刺,剛好最近要買保險,需要告知嗎?謝謝。
大仁的回答
首先,大仁要強調,「告知義務」是每個被保險人應該要做到的。
所以投保的時候,務必將「健康告知書」仔細看過,將每個疾病一一確認。
如果有在告知範圍內的,就需要告知。
回到問題,網友詢問,自己最近看診有「骨刺」,請問需要告知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確認,「骨刺」是否在「健康告知書」的詢問項目裡面。
目前台灣眾多保險公司,每一間的「健康告知書」長得都不太相同。
有的問很多,有的問很少。
但問多問少不是重點,你有沒有罹患保險公司問的疾病,這才是重點。
有問「骨刺」到嗎?
「骨刺」是否在告知範圍,這一點,得看是投保哪間保險公司才能做判斷。
更進一步來說,應該是看那一份「要保書」有沒有問到。
所以,是否需要告知,先看你的要保書詢問項目,有沒有問到「骨刺」吧。
例如下面這份要保書,就有問到「骨刺」。
如果在「一年內」有因為骨刺去看醫生,那你就應該要告知保險公司。
另外要特別注意這兩項。
如果,你的骨刺是在兩個月內就診,或兩年內的健康檢查,也要注意是否在告知範圍喔。
「椎間盤突出」跟骨刺相同嗎?
許多朋友都有這個疑問,有「椎間盤突出」算不算骨刺?以下是大仁從網路上找到的說明。(我並非醫學專業,若有錯誤請通知修正)
「椎間盤突出」就是脊椎之間擠壓,壓迫到神經而產生痛覺。
「骨刺」就是骨頭增生(長出多餘的骨頭),碰觸到神經而產生痛覺。
從醫學上,兩者雖然症狀相似,但不是相同的疾病。
接著大仁從「保險方面」來看這兩項的區別。
(1)告知事項列為不同項目
首先,從告知事項來說,過去有保險公司同時列出「椎間板突出」跟「骨刺」兩項。
如果,這是兩個相同的疾病,保險公司不必分開問,只要問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椎間盤突出跟骨刺應該是不同的。
(2)ICD-CM 代碼不同
「椎間盤移位」被列為:
ICD-9-CM 的(722)
ICD-10-CM 的(M50)
「骨刺」被列為:
ICD-9-CM 的(721)
ICD-10-CM 的(M25)
從 ICD 編碼可以看得出來,兩者是不同的疾病,並非同一項。
況且「骨刺」的部位有很多種,「脊椎、肩、肘、腕、髖、膝、踝、足」,共有八種部位可能形成骨刺。
所以那麼多種的骨刺跟椎間盤突出,是不能劃上等號的。
(3)金融評議中心的個案參考
經諮詢本中心專業顧問專業意見,其意見略以: 1.在醫學上,「椎間盤突出症」與「骨刺」,不完全為同一疾病。
一般俗稱椎間盤突出症為軟骨刺,而骨頭旁增生的骨刺為硬骨刺。
一般脊椎退化,常見有骨刺(即硬骨刺)增生,也可能合併有椎間盤突出症現象。 而椎間盤突出症與骨刺為兩種情況,不能說是合併症。
出處:《106 年評字第 001316 號》
評議案例僅供參考,其中論述兩者疾病不同值得注意。
結論
以上是大仁對於「骨刺」的相關看法。
由於要保書的種類與詢問項目眾多,大仁無法一一說明,如有其他項目疏漏未提及的,盡請見諒。
如果,不確定疾病是否在告知事項,建議可以先查看看健康存摺是如何紀錄的。
或者是詢問主治醫師,也可以跟保險公司核保人員做再次確認。
在最後提醒大家,投保時請務必做好誠實告知。
以免兩年內申請理賠,被查出有病歷紀錄,是有可能會被解除契約的喔!
備註:本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絕對的告知標準。
實際上告知項目請參照各項要保書文件。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及保險公司核保人員。
大仁的出版作品:《淺談保險觀念》
回到首頁: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請點這裡
相關文章:
【網友詢問】已滿期保單,拿去保單貸款,現在繳不出利息怎麼辦?
延伸閱讀:【關於保險經紀人公司?關於我是誰】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大仁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