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二教」?
這是 PTT 股票板大家對 正2 投資者的戲謔稱呼,用宗教的名義來形容。
就像上一篇《投資正2都會歐印在最高點?》
這位網友就以「正二宗教」做為歸類,把投資者視為信徒。
這樣做有什麼問題呢?
問題大了。
這篇大仁要告訴你的是:
「一旦你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將對方視為一種宗教或信仰,那討論什麼就不重要了。」
為對方貼上標籤
過去在 PTT 股票板上只要談到 正2,大家都會嘲笑扣血、不能長期持有,成本高等等。
但這些誤解在經過大仁的努力推廣之後已經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正二教」這種字眼。
「正二教」第一次出現是誰提的已不可考。
但後來有越來越多網友以這個名詞做為 正2 投資者的統稱。
這麼做會有什麼問題呢?
有在關心政治的人可能聽過「4%仔、塔綠班、藍腦」等等這類的字眼。
當你開始用一種綽號去稱呼某種特定族群的時候,你可能會因為立場而影響判斷。
在《零盲點思維》這本書提到:
如果你在討論一個特定問題時使用這類稱謂。
這表示你把它視為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而不是思想之間的爭戰。
這不一定意味著你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錯誤的,或者另一方是正確的。
但它確實意味著你的情緒可能影響了你的判斷。
使用「正二教」這種稱呼,你已經將對方視為不同立場的人。
貼上一個標籤,做一個分類,名為「正二教」。
當你用宗教去形容一個人,代表你認為他們崇尚某種不可質疑的真理。
(而通常會這樣講的人都是反對這種信仰的)
在網路上對股息支持者有一種稱呼,叫做「股息派」。
以大仁自己為例,雖然我並不支持追求股息,但印象中沒有使用過「股息派」來形容。
(有的話請跟我說,我道歉)
當你用這種簡陋的方式去分類某個族群時,你就會掉進人與人之間的鬥爭。
只看到不同立場的人,而不是去釐清兩者的思維差異。
雖然大仁經常講述股息的各種盲點。
但你應該能看得出來我並沒有將股息投資者視為「某種宗教的信徒」。
我能夠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股息。
所以我會從各種心理層面跟認知角度去分析。
而不是把追求股息的人當成單純的笨蛋(不能認同,但能理解)。
當我們將某個族群貼上標籤的時候,就跟真相變得更遙遠了。
下面,大仁就用一個真實案例讓你看看。
這種貼標籤的方式,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判斷能力。
偏見的有色眼鏡
在 PTT 有一篇文章問到《現在還可以借貸套利嗎》
作者提到想跟銀行借錢來買 0056 或 00878,詢問看看是否可以。
我給的建議如下:
如果要借錢去投資 0056 或 00878,不如直接投資 正2。
因為借貸是本金槓桿,有償還貸款的壓力。
正2 是複利槓桿,不用借錢,本身就內建槓桿。
這個想法大仁也曾在《借錢投資0050比較好,還是直接買0050正2(00631L)槓桿ETF?》談過。
與其借錢投資 0050,不如直接投資 正2 的效果會更好。
我認為自己這樣的回覆沒有問題,但對於帶有偏見的人來說並非如此。
來看看下面這位網友的說法:
他在同一篇文章回覆,正二教不只是歐印,還要借貸再歐印了。
如果你有看大仁完整回覆,應該能夠理解我建議的是別借貸,而是直接投資 正2 替代借貸。
但對於把 正2 投資者視為無腦信徒的人來說,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本來想說算了,這種亂七八糟的言論不用特別去澄清。
但這人後來又一直不停造謠。
不只是用「正二教」來稱呼,還說出「聖經」這種話。
後來我真的被氣到了,直接詢問對方我到底哪裡建議借貸投資 正2。
你猜猜看結果如何?
「抱歉,我看錯誤解了。」
下面有個推文說得很精準:
看錯(X)
偏見(O)
其實那位網友已經多次使用正二教這種字眼,將 正2 投資者視為不懂得思考的信徒。
這些人肯定都是被洗腦了,一點主見都沒有。
所以他會將任何談到 正2 的字眼都導向他想要的方向。
這在行為心理學上叫做「確認偏誤」。
舉例來說,一個人手上拿著鎚子。
看什麼都是釘子,都想過去鎚個幾下。
對他而言,正二教的所有言論看起來都像是釘子一樣,肯定是錯的。
所以才會發生上面那種誇張的案例。
我可能錯了
從上面的例子你會發現,當一個人帶有偏見的時候是很難理性去討論事情的。
你覺得大仁天生就支持 正2 嗎?
當然不可能,以前台灣投資界對槓桿 ETF 就是一面倒的批評(現在有好一點點點點)。
根本沒有人在討論,我能找誰信教?
不諱言,我剛開始投資的第二個 ETF 就是 0056。
我當時真心覺得股息很棒。
每年可以穩定領取股息,看起來又比銀行定存高,想到就很安心(對,我也曾經這樣)。
所以股息投資者在想什麼,我真的懂。
有機會再來講講我的投資之路,蠻精彩的。
回到主題,後來我發現股息並不特別。
投資還是以市值型的大盤 ETF 為主。
於是我當下立刻就把所有的 0056 出清,改為 0050 跟 006208。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現 正2 有其獨特的優勢。
我又馬上把所有的 0050、006208 賣掉,直接歐印 正2(00631L)。
不怕改變思維。
因為研究的數據跟理論告訴我,這是對的,這是正確的。
對的事情就該去做,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實。
但我也經常告誡自己:「我可能錯了。」
我剛開始認為 0056 很棒,我錯了。
後來覺得 0050 比較好,又錯了。
現在改投資 正2,會不會哪天又發現我自己錯了?
當然有可能。
▲ 圖片出自《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大仁並不認為自己的所有言論都是百分之百正確,我沒有那麼自大。
我每天都在思考哪裡有錯?
我就是那個對 正2 的槓桿投資理論最嚴苛的人。
因為我將自己的真金白銀放在這項投資上,並不是嘴巴說說的而已。
若真的有問題,損失最大的人就是我。
自己的錢,當然認真。
因此,我不會排除任何「我可能錯了」的可能性。
所以我寫了上百篇的槓桿系列文章,其實都是在不停查證事情的真相。
還出版了《槓桿 ETF 投資法》這本書(雖然這不在我的計畫裡頭)。
能夠讓更多人看到 正2,激起更多的討論,這才是我的初衷。
錯了怎麼辦
如果我發現自己真的錯了怎麼辦?
我會直接認錯,然後寫上我認為自己錯在哪裡,更新之前的言論。
錯沒關係,最後能對比較重要。
在《零盲點思維》這本書有提到另外一個故事:
哈里斯是一位牧師,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不再約會》。
鼓勵基督徒避免在結婚之前約會,要守身如玉。
這本書的銷量超過 100 萬冊,對許多人造成影響。
但這個影響,不一定是好的。
有許多人反應看過這本書以後,認為自己不純潔而產生自卑情感。
甚至有人覺得自己跟妻子做愛是在做壞事,有羞恥感。
哈里斯一開始將這些言論視為酸民,不想理會。
直到他身邊的親友開始出現類似的故事,他這下子愣住了。
他已經無法再用「我的書沒問題」這種輕鬆的角度去面對這些事實。
大多數人到這邊會怎麼做?
他們會選擇繼續相信自己是對的,然後不去看其他的負面言論。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他發現自己的書所主張的內容確實有很大的問題。
但這個時候若認錯,不就代表過去的努力都是白費的?
你猜猜看哈里斯最後的決定如何?
哈里斯在意識到自己錯了之後,最終選擇認錯。
他在 2018 年的時候,決定停止出版《不再約會》這本書。
他解釋說:
我不再同意它的中心思想:應該避免約會。
我現在認為約會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健康的一件事。
能幫助人發展關係,以及得知伴侶最重要的特質。
錯了,沒關係。
當你選擇認錯的時候,你才有機會把錯誤的事情修正過來。
先認錯,你才可能變成對的。
萬一哪天大仁意識到自己錯了,我會選擇做同樣的事情。
我會認錯,並且告訴大家我哪裡錯了。
然後開始推廣正確的主張(然後繼續找尋自己錯的可能性)。
一如我「過去、現在、未來」不停在做的那樣。
結論
最後,大仁為你重點整理:
一、使用「正二教」這種綽號,代表你將對方視為某種特定族群,為此貼上標籤。
二、當你為對方貼上標籤,你的判斷能力就可能失準(會被情緒影響)。
三、當你帶有偏見的時候,看什麼都是你想看的(有色眼鏡)。
四、對方可能錯了,但你也可能是錯的。不要把自己目前的認知視為真理,這個世界比你想像中得還要更大。
五、錯,沒關係。改過,你就對了。
好了,希望你看到這邊有理解大仁想說的這些事情。
其實我蠻不喜歡看到「正二教」或是其他類似的標籤。
因為這具有某種貶低性的意思(對溝通上也毫無幫助)。
那些人可能嘴巴會說沒有,但他們心中多少是把 正2 的投資者當成某種「只看到報酬,沒看到風險」的笨蛋。
不然也不需要用「正二教」來諷刺。
你有看過誰會說「台積教」、「50神教」、「56神教」嗎?
不會的。
那為什麼會出現「正二教」?
因為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投資 正2,這些人肯定是無知的信徒。
當你使用「正二教」的字眼,代表你無法用平常心去討論事情了。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使用這種標籤沒關係。
若你的目的只是想貶低他人,攻擊批判他人。
只是想單純找人吵架抬槓,而不是專注在事情的討論上。
這樣說什麼都沒關係,因為你只是想當個槓精而已。
如果你在乎的是真相,在乎的是解決問題。
那我建議你最好別再用類似的綽號去稱呼對方,因為這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
使用這種語言,只會加深你的偏見而已。
相關文章:
0050、0056不是唯一選擇 | 正2槓桿投資法讓你事半功倍!
定期定額0050、0056已經過時了,正2槓桿ETF才是最佳選擇!
為什麼你應該長期參與股票抽籤?淺談期望值計算(內含Excel試算檔案)
對槓桿思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臉書社團一起討論:社團連結
也可以參考大仁的最新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