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怎麼把錢「變」出來的?- 貨幣乘數效應

你應該聽過「印鈔」這兩個字,你可能覺得鈔票是透過機器不斷印製出來的。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鈔票,不是靠機器印製的,而是透過銀行「變」出來的。

 

這是投資系列的第八篇,讓我們來談談:「銀行是怎麼把錢變出來的?」

/tmp/phpdZWzrO

錢是怎麼來的?

大仁在《為什麼你的錢越來越薄?》有談到「新錢」這個概念。

在金錢數量不斷增加的世界中,少數人可以第一時間拿到有價值的「新錢」,而多數人只能落後拿著沒價值的舊錢。

 

問題來了,這些「新錢」是怎麼來的?

如果拿去問 100 個路人,應該有 99 個會說印鈔廠印出來的。

剩下一個人才會跟你說:「是銀行變出來的。」

 

為什麼銀行會跟印鈔有關係?

這就要講到銀行的賺錢方式了,我們一般人對銀行的看法就是「存錢」,然後可以拿到「利息」。

 

但銀行是靠什麼賺錢的?

銀行會將客戶存進銀行的錢,轉貸款給別人(例如房貸、信貸),再跟這些貸款者收取較高的利息。

假設,存款利率為 1%,轉貸款出去利息 2%,銀行就能賺到中間 1% 的利息價差。

簡單來說,銀行就是靠著拿別人的錢,放款出去賺錢的。

 

問題來了,這跟「新錢」有什麼關係?

這就要談到「法定準備金」了,別怕,這不是很難懂的觀念。

大仁接下來會告訴你,銀行是怎麼把錢像魔術一樣變出來的。

/tmp/php7cXple

準備金制度

假設,小明在銀行存入 100 元。

照理說銀行得將這筆錢放入金庫,好讓小明隨時來領取都有錢。

不過,如果銀行把 100 元都放在金庫不動,那它拿什麼付利息給小明呢?

所以根據法律規定,銀行可以在「一定比例」的範圍內運用這筆存款,創造出更高的報酬來支付存款的利息。

這個「一定比例」就是「準備金制度」。

 

銀行收到存款後,不能將所有的存款都拿去運用。

得留下部份資金,以防有客戶臨時要領錢使用的,這筆錢就叫做「準備金」。

 

假設,準備金的比例為「10%」

銀行就必須保留 10% 的錢,然後可以利用剩下的 90% 貸款給別人。

/tmp/php32gn8H

小明存 100 元,銀行留下 10 元的準備金(10%),再把 90 元貸款給別人。

 

小美來到銀行申請房貸,銀行就將這 90 元貸款給小美。

請問,這個時候總共有多少錢?

小明有 100 元存款。

小美有 90 元貸款。

金錢的總量會變成 190 元。

/tmp/php4DTk8R

奇怪,明明原本就只有小明的 100 元,怎麼現在忽然變成 190 元了,那個 90 元是怎麼來的?

 

「90 元」就是銀行利用準備金制度,把錢變出來的。

當銀行收下 100 元存款,只留下 10 元做為準備金,其他 90 元再貸款出去的時候,這 90 元就是銀行變出來的新錢。

/tmp/phpflCXa8

「準備金」可以讓銀行變出很多錢

故事繼續,小美拿著 90 元的貸款,跟小強買了東西。

小強拿著這 90 元,又存進同一間銀行。

這時銀行將 90 元收下來,留下 9 元(準備金 10%),再把 81 元貸款給另一個人。

在準備金制度下,新錢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貸款,不停增加。

/tmp/phpewzK1K

 

銀行的準備金制度,可以不停地創造新錢。

我們只要將「存款」除以「準備金比例」,就能算出銀行能夠創造多少新錢。

假設用 100 元計算:(100 / 10%=1000)

原本的 100 元存款,最高可以變成十倍的 1000 元。

這中間多出來的 900 元,就是銀行透過貸款變出來的新錢。

/tmp/phpkFo7ty

準備金比例越低,銀行就能變出越多錢。

比方說,準備金 1%,銀行就能把 100 元,變成一百倍的 10000 元(100 / 1%=10000)

現在,你終於知道自己的錢是怎麼變薄的了。

 

中央銀行印鈔,其實只是小錢。

真正讓金錢數量快速增加的,是銀行的「準備金制度」。

國家除了可以從中央銀行印錢以外,還能透過調整銀行「準備金」比例,來為市場注入更多資金。


準備金比例高,銀行可以借出去的錢會變少。

準備金比例低,銀行可以借出去的錢會變多。


10% 的準備金,可以變出 10 倍的金錢數量。

若把準備金降到 1%,變出 100 倍的錢都沒問題。

 

看到這邊,答案終於明瞭了。

大多數的錢不是印出來的,而是銀行透過準備金制度變出來的。

你以為的印鈔,只是銀行在電腦中多打的幾個數字而已。

只要 key 上幾個數字,你帳戶就變錢出來了,還不用浪費紙張跟墨水去印鈔票。

/tmp/php3OGLDB

「新錢」會加大貧富差距

大仁在談論《什麼是「通貨膨脹」?》的時候提到,通貨膨脹就是金錢流通的數量增加,導致物價上漲的結果。

大多數人認為金錢數量增加,是因為國家開啟印鈔機,沒日沒夜的印鈔。

沒錯,國家會印鈔,但大多數流通的錢都是經由銀行創造出來的。

準備金比例越低,銀行就能貸款出去越多錢。

(台灣跟美國的準備金比例是 10%,有些國家最低只有 1~2%)

 

金錢數量增加,物價就會上漲。

又因為「坎蒂隆效應」的關係,物價不會同時上漲,很多人難以察覺到這個變化的過程。

絕大多的新錢(中央銀行印的鈔票,銀行放出去的貸款)完全沒有經過他們的手上。

這時,財富會開始重新分配。

 

國家跟人民拿到新錢的方式不同:

「國家」透過舉債(中央銀行印鈔),拿到新錢。


「人民」透過貸款(銀行準備金),拿到新錢。

第一個最先拿到新錢的人,是國家、銀行、大企業。

他們可以透過發行債券,拿到熱騰騰最有價值的新錢。

 

第二個拿到新錢的人,是小企業跟富人。

他們有能力申請到條件優質的貸款,從銀行手上拿到比其他人更多的新錢。

 

在頂層的那些人,是最有本事,最有能力拿到新錢的人。

這些人拿到新錢以後,早你一步買入便宜的土地、房產、股票、黃金等資產,然後慢慢地等待價格上漲獲利,變得越來越富有。

接下來,還可以進一步拿這些資產去抵押(例如拿房子貸款),取得更多新錢。

再買入未來會上漲的資產,不斷反覆操作。

 

而在底層的那些人,連新錢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手中的錢越來越薄。

就像現在不斷上漲的股市跟房產,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

但底層的人有錢買嗎?沒有。

他們只能看著資產不斷上漲,然後抱怨薪資太低,抱怨景氣不好。

不懂得投資理財的人,完全不知道現在的金錢制度是怎麼運作的。

金錢的價值就在這段過程中慢慢流失,變成沒有價值的舊錢。

/tmp/phpKSHKDD

結論

最後,讓大仁為你做一個整理:

一、國家印出來的錢,會透過銀行的準備金制度擴散出去。


二、準備金比例越低,就能創造出越多的新錢


三、越早拿到新錢的人,可以買入尚未漲價的資產。


四、富人會想辦法從銀行手中拿到新錢,買入更多資產。


五、窮人把錢放在銀行,看著手中的錢不停貶值,淪為舊錢。

 

「新錢」的故事差不多講完了。

希望你看到這邊,能夠多少明白這個世界的金錢運作是怎麼回事。

進而找到方法,讓自己免於通貨膨脹的傷害。

 

你可能有疑問,我就沒錢買入資產,也沒辦法拿到新錢怎麼辦?

大仁將答案簡化成下面四點:

一、努力學習投資理財相關知識,為日後的財務計畫做準備。


二、提高工作收入增加儲蓄、減少支出,盡快累積第一筆資金。


三、開始運用第一筆資金,買入成長性的資產(靠前面學習的財務知識)


四、學習富人的作法,讓自己變成有能力運用新錢的人。

也許我們無法成為第一個拿到新錢的人,但你還是得想辦法讓自己手中的錢,變得更有價值才行。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退休準備,還是為了家人,甚至是為了你的小孩。

從現在開始,你得變成會用新錢的那個人。

 

 


回到首頁: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請點這裡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接收最新通知


大仁的出版作品:《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您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tmp/phpZTTLPK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最新文章: 

/tmp/phpx9qpN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