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通貨膨脹」—你一定得知道的貨幣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知道的理財知識。

 

不懂這四個字,你就不會知道貧富差距是從哪裡拉開的。

 

大仁自己不是商科出身,這篇不會深究複雜的專有名詞,盡量用簡單的方式說明。

 

希望能讓你了解「時間價值」,會對你的財務狀況有多大的影響。

 

這是投資系列文章的第四篇,讓我們來談「時間價值」。

/tmp/phpuqkuBX

時間價值

我現在跟你借 100 萬,三十年後,再把 100 萬還給你。

這筆交易,你會答應嗎?

不會對吧,只有笨蛋才會同意這種條件。

 

問題來了,請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你不答應?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把 100 萬借出去,三十年後拿回 100 萬。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損失,不就是借多少還多少嗎?

但,這邊不用太厲害的商業知識你都能知道虧大了,為什麼呢?

 

因為人有「時間偏好」,如果現在有 100 萬可以使用,我為什麼要等到 30 年後才用?

如果你想借走這 100 萬,就需要付出一點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利息。

比方說,100 萬拿去放銀行定存。

每年 1% 的利率,三十年後可以擁有 134 萬。


公式:本金 100 萬,乘以(1 + 1%)^ 30 = 134 萬。

100 萬借出去,三十年後拿回 134 萬。

這 34 萬就是銀行借用這筆錢的利息。

如果你借走 100 萬,三十年後還是還 100 萬,笨蛋才要借你錢。

 

是的,看到這邊你就已經知道什麼是「時間價值」了。

現在的錢是最有價值的,還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理財的運用。

而未來的錢,因為經過時間壓縮,價值就跟著縮水了。

 

簡單來說:「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有價值。」

我們看待金錢,不能光看「表面數字」,這樣會陷入數字的盲點。

例如借 100 萬,還 100 萬,看起來沒有損失,但實際上你卻損失了金錢本身的「時間價值」。

這就是「表面數字」跟「實際數字」的不同。

 

好,當你能夠明白這點,我們接下來就可以更深入地討論,為什麼「錢會隨著時間貶值」?

/tmp/phpvS562M

為什麼錢會貶值

你一定聽過「物以稀為貴」,指東西越少越珍貴。

比方說,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周杰倫,沒有第二個,你想請周杰倫來唱歌就得花很大一筆錢。

但如果,忽然出現一百個周杰倫,你還需要花那麼多錢嗎?

不用。

因為周杰倫的數量變太多了,數量太多就沒價值,沒價值的東西就會貶值。

 

有另外一句話這樣說:「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

任何東西都一樣,當一樣東西數量少的時候,它就珍貴。

「多者為賤」當數量多到不行的時候,就會低賤。

 

那這跟金錢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金錢也是適用這套邏輯。

當這個世界的金錢數量太多的時候,金錢本身就會變得不值錢。

 

金錢數量變多,金錢就會貶值。

三十年前的 100 萬可以買一間房子,現在的 100 萬只能買一格車位。

那未來的 100 萬可以買什麼,一間廁所嗎?

 

金錢貶值後,物價就會跟著上漲。

還記得前面提到「物以稀為貴」嗎?為什麼錢變多,物價就會上漲?

因為錢的數量增加了,物品的數量沒有增加,兩者相衡之下,你就得花更多的錢買一樣的東西。

 

比方說,一包科學麵以前 5 元,現在一包要 10 元,漲了一倍。

但科學麵有變更大包,變得更好吃,還是用料更實在嗎?

沒有,它還是那包科學麵。

但為什麼我們現在要花 10 元買?因為你手中的金錢,它的購買力已經下降了。

/tmp/php4wvVJr

購買力

「購買力」指的是你手中的錢,可以買到多少的東西。

假設同樣 100 元,科學麵一包 5 元的時候,你可以買 20 包。

但現在一包 10 元,你只能夠買 10 包。

這就是購買力下降,雖然同樣的金錢,但能夠買到的東西數量不同了。

 

讓我們用 100 萬,來看看購買力的差別:

以前花 55 萬就能買到的東西,現在得花 100 萬。

/tmp/php3F2l96

這就是因為金錢貶值,導致購買力下降的影響。

 

當我們在談「購買力」的時候,通常會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衡量:

物價指數上升(東西變貴),購買力就會下降(能買的東西變少)。

/tmp/phpe5I1gs

這邊你只要知道,物價指數不斷上漲,你手中錢就會不斷貶值。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一般我們在說的「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呢?


「通貨」指的是我們在使用的通用貨幣,也就是金錢。

「膨脹」指的是數量增加。


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指「貨幣的數量增加」

 

【通貨膨脹=貨幣增加】

還記得一開始我問你的 100 萬交易嗎?為什麼你不肯借?

因為你知道 100 萬可以拿去運用變得更有價值,如果借給我,經過時間的壓縮,錢會貶值。

ok,抓到重點了。

如果金錢不好好使用的話,金錢的價值就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少。

 

我們在計算金錢的時間價值,通常是以「通貨膨脹率」來做為標準

比方說,物價指數增加 2% = 通膨率 2%。

代表你的所有資產會以每年 2% 的速度縮水。

例如,通膨率 2% 的情況下,現在的 100 萬現金,明年的購買力就會剩下 98 萬。

 

台灣近年的通膨率,平均在 1% 左右。

比起其他國家算是非常低的通膨。所以生活在台灣其實是很幸福的,物價波動不會太大。

/tmp/php1Wdu70 

假設通膨率為 1~3%。

你把 100 萬放在床底下不動,經過三十年以後才拿出來,到時候會剩下多少的購買力?

/tmp/phpa2469w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經過通膨率(3%)的計算,三十年後將可能縮水為(40 萬)。

所以,在投資理財的時候你不能光看「表面數字」,光看表面你只會看到 100 萬。

要加入通膨率調整過後,你才能看到「實際數字」。

 

低於通膨,就是損失

很多人以為把錢放在銀行就平安無事,不會有任何損失。

錯了。

上面你已經知道不能看「表面數字」,那是沒有經過通膨率計算的。

若我們把通膨率帶進來,結果就不一樣了。

 

假設資金 100 萬,放在銀行利率為 1%,通膨率為 1.5%,經過三十年的結果如何?

(定存扣除通膨率 = 每年貶值 0.5%)

/tmp/phpeKlT6L

從「表面數字」看起來,放在銀行定存似乎沒有損失,金額還增加了(134 萬)。

但如果從「實際數字」來看,你會發現經過通膨後,100 萬已經貶值,剩下 86 萬的購買力而已。

 

你以為自己在存錢,但其實你只是把錢越存越少。

要對抗通膨,你得讓自己的資產報酬追上通膨,甚至超越通膨。

例如,通膨率 1.5%,你至少要有同樣的報酬率,甚至更高才行。

 

現在的 100 萬,跟未來的 100 萬是不一樣的。

因為貨幣的數量增加,會讓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會引起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又會進一步讓金錢的購買力降低。

這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tmp/phpQdp8jY

 

看到這邊,大仁想考你一個問題:

很多人買保險都追求「還本、保本」,想要將保費可以拿回來。

他們認為保費退回來就沒損失。

問題來了,假設每年通膨率為「1.5%」

有個新生兒從出生 0 歲開始投保,每年繳交 1 萬元保費,繳交二十年共 20 萬。

若之後不幸身故,這筆保費可以全額退還。

若在 70 歲的時候死亡,家屬拿回 20 萬的保費,請問這筆錢有沒有損失?

(先不論保障層面,單純討論退還的保費)


(1)沒有損失。因為繳 20 萬,拿回 20 萬。

(2)有損失。沒有考量到 70 年的通膨影響。


你的答案是哪一個呢?

 

結論

最後大仁做一下重點總結:

一、談論金錢,我們得衡量「時間價值」。

二、相同的金額,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有價值。

三、「物多者賤」錢會貶值,是因為金錢的數量太多。

四、「貨幣增加」會使物價增加。「物價增加」會使購買力下降。

五、通貨膨脹,會每年侵蝕你的金錢價值。

六、觀看金錢數字,不能只看表面數字,還得看通膨率調整後的「真實數字」。

以上六點,是關於「時間價值」你得知道的基本知識。

我已經盡量用淺白的方式表達,希望能幫助你快速吸收「時間價值」這個觀念。

 

搞懂這個觀念,是投資理財非常重要的基礎。

甚至可以說就是大多數人不懂這個觀念,才會造成他們貧困的主要原因。

當你能夠透過「時間價值」這副眼鏡,穿過表面數字的障礙,看透背後通膨率底下的真實數字。

你就掌握這個世界運作的金錢機制了。

 

如果還是不太懂的朋友,這篇建議多看幾次。

時間價值這個觀念你一定得清楚搞懂,刻進你的腦袋。

 

 


延伸閱讀:

通貨膨脹傷害到四種人,只爽到這一種人

為什麼你的錢越來越薄?—原來「貧富差距」是這樣造成的


回到首頁: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請點這裡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接收最新通知


大仁的出版作品:《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您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tmp/phpZTTLPK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最新文章: 

/tmp/phpx9qpN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