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質就是借錢 | 讓未來的自己幫助現在的你

金融的本質是什麼?借錢。

你手上有錢,但現在用不著想找地方放,收點利息。

我手上沒錢,現在需要錢來做點事情,我願意支付利息。

那咱們交換一下,你把錢借我,我未來慢慢還給你。

你賺到利息,我多了現金,雙贏。

 

這就是金融,金融的本質就是借錢。

很多人害怕貸款借錢,實際上就是在害怕金融。

甚至告訴家人朋友小孩,千萬不要借錢,借錢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就是對金融的不了解,金融文盲自然不知道這個社會的底層邏輯長怎樣。

 

想突破這點,你就得知道為什麼借錢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篇大仁要告訴你的是:「為什麼每個人應該認識金融。」

/tmp/phpjmyUfb

未命名

經濟如何發展

在談金融之前,大仁要先從另外一個角度談起:「經濟。」

在《財富從哪來》這本書中提到:

經濟是怎麼發展的?

可分為 1.0~5.0 版本。

【1.0】→ 生產

【2.0】→ 效率

【3.0】→ 交換

【4.0】→ 系統

【5.0】→ 槓桿

讓大仁一個個說明:

 

1.0:生產

假設地球上只有你一個人,你眼前有一塊土地。

你能創造多少的價值,這個世界的經濟就是多少。


你的收成越多,經濟就越好。

你的收成越少,經濟就越差。


這個時候,經濟只取決於你一個人的生產量。

生產,就是經濟 1.0 的核心。

 

2.0:效率

如果想提高經濟,就得將生產的數量提高,這叫做效率

用相同的時間,做到更多的事情。

當你的效率越好,相同時間的產能就越高。

 

那要如何增加效率呢?

假設,你原本是用雙手翻土,做了老半天才能翻一塊地。

現在你打造一把鋤頭,可以更有效地完成翻地。

過去要一個月才能做完的事情,現在一週就做完了,這就是效率。

效率提昇,生產就會提昇,經濟就會變得更好。

效率,就是經濟 2.0 的核心。

 

3.0:交換

後來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有其他人。

這人叫做小明,他是漁夫,專門捕魚的。

你 1 個小時產出 2 斤米。

但你得花 2 個小時才能抓到 1 條魚。


小明 1 個小時可以抓 2 條魚。

但他得花 2 個小時才能產 1 斤米。

 

最壞的情況是:

你花了 2 個小時,抓 1 條魚。

小明花 2 個小時,產 1 斤米。

兩個人的產量只有 1 米 1 魚。

 

最好的情況是:

你花了 2 個小時,產 4 斤米。

小明花 2 個小時,抓 4 條魚。

兩個人的產量是 4 米 4 魚。

/tmp/php67OAbH

 

從效率分配來看,你應該專心產米,小明應該專注抓魚。

兩人再把各自的產物做交換,這樣才能達到更有效率的產出。

各自做專業的事情,讓自己的技能更專精,使產量達到最大。

交換,就是經濟 3.0 的核心。

 

4.0:系統

你有鋤頭以後效率增加了,也透過交換得到更多食物。

現在你發現另外一個問題:

你一天就 24 個小時,不管怎麼努力工作人總得休息吧?

扣掉休息時間,其他時間再怎麼做產量就是那樣。

 

想提高產量,只能增加工作時間。

但你的時間又有限,等於產量受限,這該怎麼辦呢?

答案就是經濟的 4.0 版本:「系統。」

 


 

原本你每天得提水灌溉,光是來回的路程就要耗費好幾個小時。

於是你想到:「我可以打造一條水管,把水直接引進來,不就可以縮短提水的時間嗎?」

真聰明,於是你開始修建水管。

 

但還是回到老問題,人的時間有限。

你拿時間去修建水管,就沒有分身可以去照顧農作。

於是在你打造水管這段時間,你的收入是零。

不過,只要等到水管建好以後,你就可以把效率又提高一層。

現在沒賺錢,小事。

你知道未來的甜,所以可以忍受現在的苦。

/tmp/phpmj8G0c

 

後來,水管終於完成。

你打開水龍頭,水就源源不絕的流出來。

現在你的農作產量是過去的 10 倍,你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前期的無收入,在此刻已經轉變為更豐盛的報酬。

 

當別人還在一桶一桶提水的時候,你的水管已經日夜幫你工作

系統就是你在睡覺的時候,依然可以帶來生產力。

系統,就是經濟的 4.0 核心。  

 

5.0:槓桿

我們從:【生產 → 效率 → 交換 → 系統】走了一輪。

好像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還有能做的嗎?

有的。

 

你之前建水管把錢花光了。

但現在工作起來更輕鬆,每天都有源源不絕的水流入。

但再多的水都只能灌溉一塊土地,產量最多也就一塊土地。

就跟你的時間一樣,是有上限的。

 

前面 1.0~4.0 做的都是讓產量的效率提昇。

到現在已經提昇到極致了,盡頭了,還能怎麼做?

注意看,這邊就是重點了:

你可以將目前的所做事情,利用槓桿放大。

只要使用槓桿,就能將原本的結果放大數倍。

 

你現在只有一塊土地,一條水管,產量最多就這樣。

如果你有兩塊土地,兩條水管,是不是就能創造出兩倍的產能了?

那要怎樣才能擴大你現有的規模?

兩個字:借錢

 

你告訴小明:「我現在需要錢買土地,你先借我,等我收成之後再加計利息把錢還給你。」

小明憑什麼要把錢借給你,萬一你沒成功跑路了怎辦?

這邊就要談到很重要的兩個字:「信用。」

 

如果你是一個有信用的人,你就不必擔心借不到錢。

來,你看看,我原本那塊土地每個月就能收成 100 斤大米。

要是到時候我還不起錢,那塊土地就賠給你。

小明一聽有道理,就把錢借你了。

 

你拿著錢,買了更多土地,打造更多水管。

現在你的收入呈現倍數增加,相較增加的報酬,利息只是小錢而已。

槓桿,就是經濟的 5.0 核心。

/tmp/phpkHaqrP

金融的本質就是借錢

講完經濟 1.0 到 5.0,你會發現越往上的效率越高,為這個世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而在最後一層 5.0 的時候,使用槓桿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去看看每一個創業的公司老闆,哪個沒有借錢的?

街頭的飲料店可能是借錢開的,巷尾的餐廳可能是借錢開的。

如果你排除借錢這件事情,就等於是放棄「金融」這兩個字。

 

你以為不借錢很高尚?

錯了。

大多數人讀書的階段有沒有學生貸款?

有貸款,你就是在借錢。

 

你可能會說,我這是在讀書啊,是在投資自己。

是的,你讀書是投資自己。

但讀書一定能幫你賺到更多錢嗎?未必。

很多人讀了大學,讀了某某科系,結果出來發現沒人要,找不著工作。

這算不算投資失敗?當然是。

 

既然學生貸款也是一種投資,還有可能失敗,那你幹麻還借?

不是說不要借錢投資嗎,怎麼轉換到學貸就變成可以了?

看到這邊有人開始錯亂了。

是的,這就是不明白金融底層邏輯的人會有的問題。

 

借錢本來就有風險,就像你借錢上大學一樣。

沒有人告訴你幾十萬的學費花下去,未來肯定會找到一份高薪的好工作。

但你為什麼還要借這筆錢?

因為投資啊,你想投資自己的未來。

你知道自己未來有可能會賺到錢,於是你願意現在先借,等日後開始工作再慢慢償還。

 

瞧,你現在做的事情跟前面經濟 5.0 的農夫像不像?

人家農夫也是借錢去買土地建水管,等日後收成更多的時候再還錢。

你們倆幹的是相同的事情。

 

怎麼你學生貸款就是投資自己,是必要的。

人家借錢就變成賭博投機?

看到這邊你應該能夠明白,重點不是借錢。

而是你「借錢做什麼」,這才是關鍵。

 

如果你借錢是去做一個未來可能有回報的事情。

是正當的,有理性的,有思考過的。

那就借啊,在能力範圍內去做,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是金融存在的原因,也是銀行存在的原因。

金融就是為了把錢借給那些需要的人。

這些人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產能,所以我們願意借給他。

/tmp/phpoYWS0T

 

金融的本質就是跨期交換。

讓未來的自己,投資現在的你。

當你明白這件事情,你就不會對借錢產生錯誤的偏見。

 

倖存者偏差

很多人對借錢的誤解在於,他們認為所有人最後都會還不起錢。

他們將這些人歸類在「小孩開大車,早晚會翻車」的案例。

這些人會拿出很多失敗慘兮兮的特例來告誡你。

然後完全忽視這個世界上有更多人是靠借錢才成功的通例。

 

以台灣 39 家銀行來看,在 2022 年 08 月的數據


總共放款:360000 億

逾期放款:565 億

逾期比率:0.16%

/tmp/phpIQ5UBX

 

觀看歷年的數字,你會發現逾期的比率越來越低。

這就是人民開始有能力控管債務的表現。

/tmp/phpuqcQDi

 

這麼多借款的企業,這麼多借款的人,借了這麼多錢。

真正還不上錢的只有 0.16%,連 1% 都不到。

借出去 1 萬元,只有 16 元會違約繳不出來。

 

99.84% 都是對財務狀況把控良好的人。

真糟糕,借錢真的很不好。

我們應該為了這 0.16% 還不起錢的人,禁止借錢,廢掉金融。

好好保護這 0.16%

我們不要學生貸款了,讀完大學還不是去加油站或便利商店打工?


我們不要房屋貸款了,萬一哪天沒工作被裁員,還不起房貸怎麼辦?


我們不要創業貸款了,現在創業失敗率那麼高,借錢去創業是找死嗎?


我們不要信用貸款了,你拿去投資股票還不是只會虧掉更多錢?

把這些通通都禁止,就可以保護那 0.16% 的人不受到傷害。

然後斷絕掉其他 99.84% 的人,他們原本可以創造出更多價值的可能性。

 

人家常說「倖存者偏差」:

指的是死去的人不會講話,會講話的人都是存活下來的。

比方說,抽菸抽到 80 歲都健康的人跟你說抽菸很安全。

但那些得到肺癌死掉的人,是沒辦法來跟你講抽菸很危險的。

於是你只看到眼前少數的倖存者,卻忽略更多的死者。

 

在借錢這件事情上,同樣存在著倖存者偏差。

你只看到那些借錢投資失敗的人,只看到資不抵債的人。

卻忽略了其他正確使用金錢,幫助自己放大美好結果的人。

 

我知道有人會說,你只看成功的人,這不也是倖存者偏差嗎?

嗯。


還不起債的比率是 0.16%

正常還款的比率是 99.84%


來,告訴我,哪邊是真正少數的倖存者?

如果 99.84% 是倖存者,那這個偏差機率也未免太高了吧?

 

你應該能看得出來那 0.16% 還不起錢的,才是真正的倖存者。

他們才是偏差所在。

還不起錢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卻因為這些少數而不敢碰觸金融(借錢),本末倒置。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育民眾如何使用金融,好好地認識金融,增加認知。

而不是一句「借錢投資不好,風險很大」帶過。

你得去理解金融存在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需要借錢。

當你明白這個底層邏輯,借錢這件事情就變成非常合理的存在。

 

結論

最後,重點整理:

一、金融就是金錢之間的跨期互換,本質就是借錢。


二、經濟的發展是:「生產 → 效率 → 交換 → 系統 → 槓桿」


三、當經濟走到最後一層,一定會用到槓桿(借錢)。


四、重點不是借錢,而是你借錢做什麼。


五、認為借錢不好,只是你的倖存者偏差。

 

好了,希望看到這邊有稍微扭轉你對於金融(借錢)的誤會。

 

借錢這件事情就兩個重點:

一、我現在沒有,但未來會有。

二、現在先借我,未來再還你。

在能力範圍內的借錢,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你可以借錢去賭博,也可以借錢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點是看個人的,工具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人。

 

沒有人說借錢投資保證獲利。

沒有人說學生貸款就能找到好工作。

沒有人說房子貸款買了未來肯定會漲。

 

但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借錢?

因為你想要在能力所及的程度內,買個未來,買個期待。

現在的你做不到沒關係,就讓未來的自己幫助你。

這就是金融,金融就是借錢。

 

 

 

延伸閱讀:可以借錢投資嗎?貸款之前先問自己這「四個問題」

 


相關文章:

你應該定存還是投資?論長期風險與短期風險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是靠買房才賺到錢?-淺談資產負債表

借錢投資0050比較好,還是直接買0050正2(00631L)槓桿ETF?

你知道自己的槓桿是多少嗎?貸款投資(房貸信貸)的曝險比例如何計算

3 則留言

  1.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育民眾如何使用金融,好好地認識金融,增加認知。
    這句話說得真好!
    政府只會說:高報酬 高風險。
    先禁國家,哈哈。

  2.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育民眾如何使用金融,好好地認識金融,增加認知。
    這句話說得真好!
    政府只會說:高報酬 高風險。
    先禁國家,哈哈。

  3.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育民眾如何使用金融,好好地認識金融,增加認知。
    這句話說得真好!
    政府只會說:高報酬 高風險。
    先禁國家,哈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