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週期投資法,從「時間分散」你的投資風險

關於槓桿 ETF 的系列文章,大仁已經分享了幾十篇。

不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一直沒有提及,這是每個使用槓桿的人都必須知道的。

這個觀念就是「生命週期投資法」

因為實在太重要了,重要到我拖延症發作所以遲遲沒有分享。

但早晚還是得說,這是第一篇,我們就直接來吧。

/tmp/phpf05CRU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心得分享,不得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投資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損本金。

過去歷史與數據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投資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務必謹慎評估再做決定。

任何瀏覽網站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人不負盈虧之法律責任。

分散風險

投資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如果風險過於集中,我們很可能會因為某一次的不幸全軍覆沒。

所以,投資一定得將風險分散開來才行。

 

關於分散風險,主要可以從四個項目著手:

一、分散產業


二、分散國家


三、分散貨幣


四、分散時間

 

 一、分散產業


台灣許多小資族喜歡投資金融股,把所有資金壓在金融股上,這就是一種產業風險的集中。

如果你是分散在好幾間銀行股票就算了(風險還是很大),有些甚至是壓在單一間銀行。

這種等於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以後,還將雞蛋集中擺在同一個角落。

風險集中再集中,這是投資者應該要避免的。

 

不要將資金全壓在單一產業。

比方說,你買金融也買電子,買航運也買鋼鐵,這就是一種「產業分散」。

要做到這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指數型 ETF 投資。

將市場所有的產業包下來,這樣風險就分散許多了。

 

 

 二、分散國家


以台灣為例,台積電的市值來到 27% 左右。

等於一間公司就佔據台股將近三成的比重,即使你投資整個台股大盤,也是相當集中在某一間公司。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得從產業提昇到國家的層次了。

比方說,你有 100 萬的資金。

你放 50 萬在台灣股市,但也投資 50 萬在美國。

這就是一種國家風險的分散。

 

 

 三、分散貨幣


很多人不敢投資,所以把錢都存在銀行。

你以為這樣就不叫投資嗎?

錯了,你還是在投資,只是你選擇的投資項目叫做「台幣」。

你把所有的資金都放在台幣,就是在投資這項貨幣。

 

投資台幣有什麼問題嗎?

舉個誇張點的例子,哪天中國像俄羅斯一樣打算來個台海一戰。

台幣的匯率將可能會嚴重貶值(沒有人想持有台幣)

這時你把錢放在銀行表面上看起來很安全,但實際上因為貨幣貶值的關係,你相對變窮了。

 

比方說,現在台幣換美元是 30:1

因為戰爭風險台幣大貶值,變成 40:1

持有美元的台灣人,他們的美元相對台幣瞬間增值了 33%

而持有台幣的人相對美元貶值了 33%,這就是一種匯率上的風險。

所以,貨幣也是需要適度分散的。

 

 

 四、時間分散


好了,終於來到重點。

對於時間分散,最多人提到的就是「定期定額」

投資新手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單筆投入大額資金,萬一接下來不幸遇到大跌怎麼辦?

在某一個時間點投入太多資金,這就是一種「時間風險」。

 

面對這種情況,投資專家都會建議定期定額。

例如,每個月定期投入一筆資金。

如果接下來股市大跌,你就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入更多股票。

等到股市漲回來的時候,你的獲利會更豐富。

 

這就是大多數人建議定期定額的原因,可以順利地分散時間風險。

剛開始投資遇到大跌也不用擔心,因為你已經將資金投入的時間給打散了。

你不是在「某一個時間點」全部投入,而是「分開很多時間點」慢慢投入。

這就是一種「時間分散」。

/tmp/phpD17w0N

BUT,接下來大仁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

這可能跟你既有的認知完全不相符,因為定期定額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可以分散時間風險。

事實是,定期定額不只沒有分散時間風險,反而還讓時間風險更集中了。

 

定期定額,不能分散時間風險

咦,投資專家不是都說透過定期定額,就能有效分散時間風險嗎?

為什麼大仁會說不行?

原因很簡單,因為定期定額本身就是一種持續累積的過程。

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投入資金,慢慢的堆疊向上。

就像是積木,你剛開始放一塊,再來放第二塊,第三塊。

隨著數量增加,你的積木越來越高。

這個時候你的風險是增加,還是減少?

/tmp/phpKD95YQ

讓我們看到這張圖片就知道,隨著定期定額的時間增加,你的資產也會逐漸向上。

當你的資產越多的時候,你承受的風險是更大的。

 

來思考一個問題:

100 萬下跌 50%,損失 50 萬


1000 萬下跌 20%,損失 200 萬

你覺得誰損失更多,誰承受的風險更大?

如果單純從下跌的幅度來看,你可能會說下跌 50% 當然更可怕。

但考慮到資產的大小,1000 萬只要下跌 20%,就是 200 萬的損失。

當然是資產更大的人,承受更高的風險。

既然如此,答案就很明顯了。

 

剛開始定期定額的人,資產很小,所以承受的風險很小。

即使遇到大跌,也損失不了多少錢。

但隨著定期定額的時間增加,你的資產越來越多,這時你的風險就越來越大。

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定額定額並不是分散風險,而是集中風險。

而且隨著時間經過,風險就越集中。

 

看到這邊你可能感到疑惑,既然定期定額無法分散時間風險。

那要怎麼做才能將時間風險分散呢?

答案很簡單:「開槓桿。」

 

分散時間投資法

定期定額是一開始風險小,但隨著時間經過,風險越來越大。

那有沒有反過來,一開始風險大,但隨著時間經過,風險越來越小的。

有的。

這個投資方式就叫做「生命週期投資法」,也可稱為「分散時間投資法」。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這本書提到:

分散時間投資法的最好案例,買房。

每個人聽到槓桿投資都皺眉,但提到買房使用房貸就覺得沒關係。

依照現在的房價,大多數人買房都是開槓桿,也就是跟銀行貸款才能買房。

如果你不開槓桿,不貸款,不負債。

除非你家裡有很強大的後盾支撐你,不然想靠全現金買房是癡人說夢。

 

那買房跟「分散時間投資法」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

當你借錢買房背負房貸的時候,你就是在開槓桿。

在貸款初期你的槓桿比例非常高,通常是五倍的槓桿。

以 1000 萬的房子來說,通常是(200 萬的頭期款,貸款 800 萬)

這個槓桿比例就是五倍。

 

五倍槓桿聽起來很可怕,但要記住一個重點,槓桿不是一直存在的。

當你每個月慢慢償還房貸,隨著貸款逐漸減少,你的槓桿也會慢慢減少。

五倍槓桿只存在「你剛開始貸款」的那個時間點。

 

接下來的時間點,你的槓桿會一點一滴的往下掉。

當你把所有貸款都還清,你的槓桿就會降低為零。

償還房貸,就是一種運用時間「去槓桿」的過程。

/tmp/phpVPAcK4

買房,並非像定期定額隨著時間經過,風險越來越大。

而是一開始就將風險拉上來(增加曝險),再藉由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慢慢將這個風險消化(償還房貸,降低槓桿)

所以,買房雖然看起來風險很大,但實際上房貸是一種有效分散時間風險的作法。

 

時間,是槓桿的好朋友

假設,小明想買一間房子價值 500 萬。

但他手上只有 100 萬的現金,如果等他存好 500 萬以後,房價可能又不是現在的價格了。

因此,他就拿頭期款 100 萬,直接買下 500 萬的房子(400 萬的貸款)

雖然需要償還貸款有點壓力,但隨著時間經過,他慢慢將貸款還清。

二十年後,終於將 400 萬的貸款還完。

同時,房子隨著時間增值,現在已經變成 1000 萬了。

 

雖然大家都說用槓桿投資不好,但你會發現每個買房的人都是使用槓桿的。

沒有用槓桿,根本沒辦法買房。

小明一開始就借錢開槓桿,在前期房價漲的時候,他就已經享受到漲幅的優勢(曝險足夠)

隨著時間經過,小明已經把貸款還完,從五倍槓桿降低為沒有槓桿。

 

小明在前期就利用槓桿將曝險拉高,靠年輕的生命週期來分散風險。

他可以用時間來慢慢消化初期的高風險(隨著償還貸款,慢慢降低槓桿)

時間,是槓桿的好朋友。

/tmp/phpwivbLg

而定期定額會將風險集中在後期,沒有辦法透過時間將風險分散。

時間,是定期定額的敵人。

 

從時間分散的角度來看,我們投資股票應該像買房一樣。

在年輕時承受適度的槓桿,在老年時逐漸去掉槓桿,這樣才是將時間風險打散的方法。

而不是年齡越大,風險越大。

 

結論

最後,重點整理:

一、從分散風險的角度,我們可以分散「產業、國家、貨幣、時間」。


二、大多數人認為定期定額是用來分散時間風險,這是錯誤的認知。


三、定期定額只會隨著時間將風險集中,時間越久,風險越大。


四、生命週期投資法,是在初期運用槓桿將曝險拉高,讓整個人生週期去降低槓桿。


五、買房就是最好的分散時間案例,在剛開始貸款槓桿很高,隨著清償房貸,逐步降低槓桿。


六、定期定額是慢慢集中時間風險,生命週期投資法才能降低時間風險。

 

好了,看到這邊可能跟你原有的認知有很大的衝突。

居然叫人年輕時先開槓桿?

是的,時間就是年輕人的最強優勢,不拿來運用太可惜了。

生命週期法的概念就是年輕時開槓桿,累積資產後,再慢慢去掉槓桿。

 

運用時間的長度,慢慢平滑掉風險。

生命週期法有沒有效,你可以去看看那些二十年前有買房的人,他們現在繳完房貸的感想如何。

他們通常會慶幸自己年輕時有開槓桿,再透過時間慢慢分散風險。

這就是一種時間風險的分散(將房貸打散在二十年攤還)

 

而那些沒有買房,看著房價日漸高漲的人,就是屬於定期定額派的。

他們認為只要慢慢累積資產,不必借錢也能買到房。

但現實是,當他們終於存夠錢決定買房的時候,往往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

因為他們把所有的風險集中在「最後」這個階段。

 

他們無法分散時間風險,沒有前面跟中間,只有後面。

他們只能祈禱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房價是漲的,而不是下跌。

這就是一種時間風險的集中。

 

這是「生命週期投資法」的開端,後續大仁會有更多文章來講解這個概念。

你不必一開始就認同這個思維,就當成是一種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就好。

等之後慢慢其他概念補全,這時我們才能夠看到生命週期投資法的完整面貌。

 

 

 

延伸閱讀:你的歐印,不是真的歐印!從生命週期法來看長期投資

 


相關文章:

什麼是良性負債?什麼是惡性負債?

關於「財務槓桿」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搞懂槓桿,才能把「別人的錢」拿來為己所用

回到首頁: 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 請點這裡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 接收最新通知


大仁的出版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你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tmp/phpZTTLPK /tmp/phpWwBfS9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tmp/phpx9qpNc

18 則留言

  1. 1. 定期定額的確要注意,實際上,不可能隨著年紀或收入的增加,而不去調整定期定額的金額。正常來說,隨著年紀或收入的增加,定期定額也許金額也會增加,平均持有成本會慢慢上升,資產曝險的成本也會增加,應該要做好資金配置,適當獲利了結,去買房也很好。
    2. 人的一生能大賺錢的關鍵點,在於你在夠低的價位是否累積了大部份的資產。定期定額也是一樣的概念。
    謝謝你的文章,蠻認同你的想法。
    版主回覆:(07/21/2022 09:36:32 PM)
    1. 正常來說確實隨著年齡增加,投入的金額也會增加,所以風險是遞增的(即使看股票比例可能逐年下降,但相對資產是增加的)。當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分散部份到房產確實不錯。
    2. 是的,年輕時是否有累積到足夠資產,在該賺到錢的時候賺取足夠的獲利,是一生財富累積的關鍵。
    謝謝您的留言,後續會針對這部份做更詳細的討論。

  2. 1. 定期定額的確要注意,實際上,不可能隨著年紀或收入的增加,而不去調整定期定額的金額。正常來說,隨著年紀或收入的增加,定期定額也許金額也會增加,平均持有成本會慢慢上升,資產曝險的成本也會增加,應該要做好資金配置,適當獲利了結,去買房也很好。
    2. 人的一生能大賺錢的關鍵點,在於你在夠低的價位是否累積了大部份的資產。定期定額也是一樣的概念。
    謝謝你的文章,蠻認同你的想法。
    版主回覆:(07/21/2022 09:36:32 PM)
    1. 正常來說確實隨著年齡增加,投入的金額也會增加,所以風險是遞增的(即使看股票比例可能逐年下降,但相對資產是增加的)。當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分散部份到房產確實不錯。
    2. 是的,年輕時是否有累積到足夠資產,在該賺到錢的時候賺取足夠的獲利,是一生財富累積的關鍵。
    謝謝您的留言,後續會針對這部份做更詳細的討論。

  3. 1. 定期定額的確要注意,實際上,不可能隨著年紀或收入的增加,而不去調整定期定額的金額。正常來說,隨著年紀或收入的增加,定期定額也許金額也會增加,平均持有成本會慢慢上升,資產曝險的成本也會增加,應該要做好資金配置,適當獲利了結,去買房也很好。
    2. 人的一生能大賺錢的關鍵點,在於你在夠低的價位是否累積了大部份的資產。定期定額也是一樣的概念。
    謝謝你的文章,蠻認同你的想法。
    版主回覆:(07/21/2022 09:36:32 PM)
    1. 正常來說確實隨著年齡增加,投入的金額也會增加,所以風險是遞增的(即使看股票比例可能逐年下降,但相對資產是增加的)。當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分散部份到房產確實不錯。
    2. 是的,年輕時是否有累積到足夠資產,在該賺到錢的時候賺取足夠的獲利,是一生財富累積的關鍵。
    謝謝您的留言,後續會針對這部份做更詳細的討論。

  4. 如果依您的看法,使用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話,是不是越到退休年紀,應該減少投入股市的比例? 謝謝
    版主回覆:(07/25/2022 11:35:47 AM)
    是的,得慢慢將曝險降低(因為前期增加曝險,已經有賺到錢了,不能在退休時賠回去)。

  5. 如果依您的看法,使用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話,是不是越到退休年紀,應該減少投入股市的比例? 謝謝
    版主回覆:(07/25/2022 11:35:47 AM)
    是的,得慢慢將曝險降低(因為前期增加曝險,已經有賺到錢了,不能在退休時賠回去)。

  6. 如果依您的看法,使用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話,是不是越到退休年紀,應該減少投入股市的比例? 謝謝
    版主回覆:(07/25/2022 11:35:47 AM)
    是的,得慢慢將曝險降低(因為前期增加曝險,已經有賺到錢了,不能在退休時賠回去)。

  7. 觀念上我也認同定期定額不是太好的方式,但是我要怎麼改善?
    直接等崩盤然後丟一筆大的進去等嗎?
    假設我有兩百萬,分成兩個一百萬
    其中一個一百萬資金再分成五包好了
    從第一次崩盤就丟100萬進去,接著開始每崩10%再扔20萬
    要嘛就是兩百萬買光接著等漲,要嘛就是還沒買完就開始漲,這樣感覺會比持續投入好多了
    不然我看蠻多人140元以上還在定期定額0050,這些全部虧掉
    版主回覆:(07/29/2022 02:43:03 PM)
    等崩盤這個問題,你得考量的是會不會等半天,結果崩下來還比你現在的價格高。
    單筆投資跟定期定額比,勝率是七成左右,理論上來講有錢直接投是最理性的。
    但單筆若遇到大跌在心理上會比較難受,產生較多的後悔感。
    會怕自己後悔,你可以定期定額慢慢買。
    如果你確定自己投資就是十年二十年起跳,直接單筆就好。反正早晚都得讓資金進去市場,重要的是投資時間,而不是投資時機。

  8. 觀念上我也認同定期定額不是太好的方式,但是我要怎麼改善?
    直接等崩盤然後丟一筆大的進去等嗎?
    假設我有兩百萬,分成兩個一百萬
    其中一個一百萬資金再分成五包好了
    從第一次崩盤就丟100萬進去,接著開始每崩10%再扔20萬
    要嘛就是兩百萬買光接著等漲,要嘛就是還沒買完就開始漲,這樣感覺會比持續投入好多了
    不然我看蠻多人140元以上還在定期定額0050,這些全部虧掉
    版主回覆:(07/29/2022 02:43:03 PM)
    等崩盤這個問題,你得考量的是會不會等半天,結果崩下來還比你現在的價格高。
    單筆投資跟定期定額比,勝率是七成左右,理論上來講有錢直接投是最理性的。
    但單筆若遇到大跌在心理上會比較難受,產生較多的後悔感。
    會怕自己後悔,你可以定期定額慢慢買。
    如果你確定自己投資就是十年二十年起跳,直接單筆就好。反正早晚都得讓資金進去市場,重要的是投資時間,而不是投資時機。

  9. 觀念上我也認同定期定額不是太好的方式,但是我要怎麼改善?
    直接等崩盤然後丟一筆大的進去等嗎?
    假設我有兩百萬,分成兩個一百萬
    其中一個一百萬資金再分成五包好了
    從第一次崩盤就丟100萬進去,接著開始每崩10%再扔20萬
    要嘛就是兩百萬買光接著等漲,要嘛就是還沒買完就開始漲,這樣感覺會比持續投入好多了
    不然我看蠻多人140元以上還在定期定額0050,這些全部虧掉
    版主回覆:(07/29/2022 02:43:03 PM)
    等崩盤這個問題,你得考量的是會不會等半天,結果崩下來還比你現在的價格高。
    單筆投資跟定期定額比,勝率是七成左右,理論上來講有錢直接投是最理性的。
    但單筆若遇到大跌在心理上會比較難受,產生較多的後悔感。
    會怕自己後悔,你可以定期定額慢慢買。
    如果你確定自己投資就是十年二十年起跳,直接單筆就好。反正早晚都得讓資金進去市場,重要的是投資時間,而不是投資時機。

  10. 這篇關於定期定額感覺邏輯有點微妙。
    定期定額跟曝險無關吧,要比較應該要跟一次投入比,而且兩著的最終曝險都是一樣的。
    主要差異還是在風險,就跟你那100萬的正2,到現在(2023/4/3)還套著不是?雖然是馬後砲,但如果你分10筆定期定額每月投一筆,現在成本應該會更低,甚至早就翻正了也不一定。不過我猜你會說十年後沒差多少吧。
    版主回覆:(04/03/2023 03:18:09 PM)
    定期定額是前期曝險低,後期曝險高,等於把風險集中在後頭。
    而提早投入是為了讓資金待在市場的時間更久,不讓資金集中在最後的期間,而是整個人生週期的時間去分攤(曝險的時間是不同的)。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d79rKz
    至於單筆的問題,你只看到2021年底單筆投入輸定期定額,卻沒看到前面好幾年單筆都勝過定期定額。
    單筆本來就不是穩贏,勝率大約是七成左右。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Dme1Wm
    另外,想要討論請態度好一點,不用隨便臆測我會怎麼回覆,若是這樣的態度,下次我不會再回覆了。

  11. 這篇關於定期定額感覺邏輯有點微妙。
    定期定額跟曝險無關吧,要比較應該要跟一次投入比,而且兩著的最終曝險都是一樣的。
    主要差異還是在風險,就跟你那100萬的正2,到現在(2023/4/3)還套著不是?雖然是馬後砲,但如果你分10筆定期定額每月投一筆,現在成本應該會更低,甚至早就翻正了也不一定。不過我猜你會說十年後沒差多少吧。
    版主回覆:(04/03/2023 03:18:09 PM)
    定期定額是前期曝險低,後期曝險高,等於把風險集中在後頭。
    而提早投入是為了讓資金待在市場的時間更久,不讓資金集中在最後的期間,而是整個人生週期的時間去分攤(曝險的時間是不同的)。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d79rKz
    至於單筆的問題,你只看到2021年底單筆投入輸定期定額,卻沒看到前面好幾年單筆都勝過定期定額。
    單筆本來就不是穩贏,勝率大約是七成左右。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Dme1Wm
    另外,想要討論請態度好一點,不用隨便臆測我會怎麼回覆,若是這樣的態度,下次我不會再回覆了。

  12. 這篇關於定期定額感覺邏輯有點微妙。
    定期定額跟曝險無關吧,要比較應該要跟一次投入比,而且兩著的最終曝險都是一樣的。
    主要差異還是在風險,就跟你那100萬的正2,到現在(2023/4/3)還套著不是?雖然是馬後砲,但如果你分10筆定期定額每月投一筆,現在成本應該會更低,甚至早就翻正了也不一定。不過我猜你會說十年後沒差多少吧。
    版主回覆:(04/03/2023 03:18:09 PM)
    定期定額是前期曝險低,後期曝險高,等於把風險集中在後頭。
    而提早投入是為了讓資金待在市場的時間更久,不讓資金集中在最後的期間,而是整個人生週期的時間去分攤(曝險的時間是不同的)。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d79rKz
    至於單筆的問題,你只看到2021年底單筆投入輸定期定額,卻沒看到前面好幾年單筆都勝過定期定額。
    單筆本來就不是穩贏,勝率大約是七成左右。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Dme1Wm
    另外,想要討論請態度好一點,不用隨便臆測我會怎麼回覆,若是這樣的態度,下次我不會再回覆了。

  13. 我是上一篇留言的,不能回文就重開一篇。
    首先我最後那句沒特別意思,抱歉讓你感受不好。
    回到問題:
    所以你認為雖然結果不好,但因為有7成勝率,之後有機會你也會繼續以單筆投入而不是分批?
    記得你之前寫過假設性換股(因為那時另一檔下跌更多還是怎樣),當時復盤結果也是不好,是一樣的概念對吧?
    版主回覆:(04/03/2023 05:53:34 PM)
    我是支持單筆投入的沒錯喔,若手上有一筆錢,不用分批投入,只需要設定要自己預設的曝險比例,接下來直接投入即可。
    若擔心下跌,應該是資產配置的考量,而不是因為害怕下跌選擇分批。
    因為分批到最後面,你還是得把所有的資金投進去。難道這個時候又要賣掉重新分批買進嗎?這樣你的資金就一直無法做到長期投資。
    換股那個是維持相同的曝險,並沒有改變總曝險比例,只是資產之間的轉換而已。那個思維是基於安全邊際跟預期報酬的考量。

  14. 我是上一篇留言的,不能回文就重開一篇。
    首先我最後那句沒特別意思,抱歉讓你感受不好。
    回到問題:
    所以你認為雖然結果不好,但因為有7成勝率,之後有機會你也會繼續以單筆投入而不是分批?
    記得你之前寫過假設性換股(因為那時另一檔下跌更多還是怎樣),當時復盤結果也是不好,是一樣的概念對吧?
    版主回覆:(04/03/2023 05:53:34 PM)
    我是支持單筆投入的沒錯喔,若手上有一筆錢,不用分批投入,只需要設定要自己預設的曝險比例,接下來直接投入即可。
    若擔心下跌,應該是資產配置的考量,而不是因為害怕下跌選擇分批。
    因為分批到最後面,你還是得把所有的資金投進去。難道這個時候又要賣掉重新分批買進嗎?這樣你的資金就一直無法做到長期投資。
    換股那個是維持相同的曝險,並沒有改變總曝險比例,只是資產之間的轉換而已。那個思維是基於安全邊際跟預期報酬的考量。

  15. 我是上一篇留言的,不能回文就重開一篇。
    首先我最後那句沒特別意思,抱歉讓你感受不好。
    回到問題:
    所以你認為雖然結果不好,但因為有7成勝率,之後有機會你也會繼續以單筆投入而不是分批?
    記得你之前寫過假設性換股(因為那時另一檔下跌更多還是怎樣),當時復盤結果也是不好,是一樣的概念對吧?
    版主回覆:(04/03/2023 05:53:34 PM)
    我是支持單筆投入的沒錯喔,若手上有一筆錢,不用分批投入,只需要設定要自己預設的曝險比例,接下來直接投入即可。
    若擔心下跌,應該是資產配置的考量,而不是因為害怕下跌選擇分批。
    因為分批到最後面,你還是得把所有的資金投進去。難道這個時候又要賣掉重新分批買進嗎?這樣你的資金就一直無法做到長期投資。
    換股那個是維持相同的曝險,並沒有改變總曝險比例,只是資產之間的轉換而已。那個思維是基於安全邊際跟預期報酬的考量。

  16. 大仁您好
    超喜歡您的文章
    請問這些文章是否會發表在您的第二本槓桿etf大作呢?
    版主回覆:(06/24/2023 10:27:06 AM)
    會的,這部份會列在第二本談美股跟生命週期投資法的部份。

  17. 大仁您好
    超喜歡您的文章
    請問這些文章是否會發表在您的第二本槓桿etf大作呢?
    版主回覆:(06/24/2023 10:27:06 AM)
    會的,這部份會列在第二本談美股跟生命週期投資法的部份。

  18. 大仁您好
    超喜歡您的文章
    請問這些文章是否會發表在您的第二本槓桿etf大作呢?
    版主回覆:(06/24/2023 10:27:06 AM)
    會的,這部份會列在第二本談美股跟生命週期投資法的部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