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有需要停利,再重新扣款嗎?

「定期定額有需要停利,再重新扣款嗎?」

有一派說法是這樣,長期定期定額以後你的成本會提高,再加上整個部位變大。

為了預防下跌的風險,所以得適時停利賣出,然後再重新扣款。

這樣就能夠把成本重新拉回來攤平,降低風險。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我的答案是:「NO!」

因為「停利」這兩個字,反而是傷害你長期投資的錯誤做法。

接下來,大仁將會告訴你為什麼定期定額不該停利。

/tmp/php4LXx1U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心得分享,不得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投資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損本金。

過去歷史與數據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投資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務必謹慎評估再做決定。

任何瀏覽網站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人不負盈虧之法律責任。

定期定額會鈍化

首先,定期定額是指每隔一段時間就分批投入資金。

隨著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你的成本均價就會拉得越高。

而後期投入的每一筆資金佔比就會變得越來越小,這就是俗稱的「鈍化」。

代表越後面的資金,對整個投資部位的影響力越低。

/tmp/phpFVT38C

 

我們選擇定期定額的原因,就是因為不知道接下來會漲還是會跌。

因為擔心下跌,我們選擇分批買進,避免在最糟糕的時間點投入大筆資金。

但是,定期定額累積到後期鈍化後,會逐漸變成類似「單筆投入」的情況。

 

也就是說,你原本預期自己是分批買進,風險較低。

但因為你已經集中了太多的資金。

現在這些資金已經將每一條細小的絲線,擰成一條粗繩。

這個時候,下跌的風險已經沒有辦法透過定期定額分散了。

因為即使遇到大跌,你投入的新資金也只佔據整個投資部位一點點,就算讓你買到便宜也改變不了什麼。

 

於是,有人提出定期定額一段時間之後,開始鈍化後就得「停利」。

賣出原本獲利部位,再重新定期定額。

簡單來說就是賣掉重來,重新攤平你每次買入的成本。

把你這條粗繩拆開來,分成無數條細線然後再重新編織。

試圖用這種方式來降低風險。

 

那麼,這種方法有沒有用呢?

大仁認為沒用,而且是本末倒置。

你想降低風險的作法應該是讓你的投資部位待在市場上更久

想辦法讓複利的時間延長,而不是讓它們重新來過。

 

長期投資的重點:長期

我們選擇長期投資有一個大前提:長期。

為什麼要長期投資?

因為只要把時間拉長,負報酬機率就會減少。

這點在台灣股市非常明顯,只要你投資期間超過 10 年以上,正報酬的機率是接近 100%。

 

在(1967~2021)這段時間,滾動了 46 次的 10 年。

我們擁有 46 個投資 10 年的區間,最終只有一次是負報酬。

而且那一次還是卡到歷史超級泡沫 12682

扣掉那次,負報酬的次數是「零」。

/tmp/phpIXBxhL

 

大仁經常提到,很多人誤以為長期投資的重點在於「如何投資」。

不對,重點不是投資,而是長期。

如果你有在 30 年前買房子,20 年前買 0050,你現在會怕股市房市崩盤嗎?

當然不會,有什麼好怕的。

你投資的時間夠久,時間已經慢慢墊高你的獲利,這時你的投資心態就會趨於穩定。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投資者存股都要「扣除成本」

因為只要他們把「成本」跟「獲利」拆開成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他們就能輕鬆度過下跌

舉例來說,你 20 萬買的房子,現在漲到 100 萬。

有人用 100 萬買下你家隔壁。

不過,聽說接下來房地產會有一波下跌,可能會下跌 -10%

你鄰居非常擔心,100 萬的房子要變成 90 萬,那不就虧損 10 萬了?

但你完全不怕,因為你是用 20 萬買的。

就算房價變成 90 萬,你還是獲利 70 萬。

雖然明明從 100 萬跌到 90 萬,你虧損 10 萬了。

但持有的時間很長,你對「損失厭惡」的感覺變低了(從成本算還是賺)

當你開始不在意損失時,你就更容易做到長期投資。

 

停利 = 重來

講完長期投資,接下來讓我們回到「停利」。

停利代表你將持有的部位賣出,然後再重新扣款。

這麼做有什麼缺點呢?

缺點就是你並無法做到真正的長期投資,你只是在不斷重來。

 

讓大仁用圖表說明:

為了簡化論述,以下不計算報酬率,也不增加多餘的資金。

假設,你手上有 100 萬,你在 12 個月分批投入看起來會像這樣。

/tmp/php6jteCg

 

經過一年以後。

你覺得現在風險好像變高了,我是不是應該停利?

每年停利一次,然後再重新扣款。

看起來會像這樣:

/tmp/phpDPA87u

 

我不知道你看到的感覺是怎樣,我只覺得在瞎忙。

嘴巴講著要長期投資,結果因為害怕接下來會下跌,所以我要先停利一下?

停利賣掉,不就減少你的投資期間了?

前面提到,長期投資會獲利的重點在於長期。

時間越長,負報酬機率越低。

現在你因為害怕下跌,去減少你資金的投資期間,反而使風險增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來看看你停利會發生什麼事情:

黑色框框代表你的每筆資金投入的時間。

第一筆是最長的,有 36 個月

第二筆因為停利的關係,只剩下 33 個月。

第三筆同上,剩下 30 個月。

以此類推,直到最後第十二筆只有 3 個月的投資期間。

/tmp/phpSimRhl

 

你以為自己這些錢投資了三年(36 個月)

不對,真正有投資三年時間的只有第一筆錢。

你接下來的每一筆都遠遠低於這個投資期間,而且越來越短。

 

前面提到,長期投資的關鍵在於長期。

你使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已經讓資金延緩投入了,代表它留在市場上的時間減少。

現在你又用停利的方式,讓資金再度離場。

投資期間越短 = 增加風險

 

投資期間越長 = 降低風險

請問,停利是降低風險還是增加風險?

 

生命週期投資法才是解答

定期定額確實有風險,會將時間風險累積在最後面。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大仁也提過非常多次。

但要解決定期定險的風險,並不是靠「停利」這個做法。

停利只會讓風險增加,並無法減少風險。

 

若你能夠認同「投資更長的時間能降低風險」,那你應該選擇的就是直接「單筆投入」。

讓資金提早待在市場上,只要它停留的時間增加越多,你的風險就越低。

這也是為什麼單筆投入的勝率會高達 7 成的原因。

/tmp/phpSVYuVk

 

 

除非你的投資期間很短,那你確實應該要分批投入。

因為這代表你無法承受短期下跌的風險。

倘若你的投資期間很長,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你現在就應該單筆投入。

增加資金待在場上的時間,增加正報酬的成功率。

 

前面提到,定期定額到後期會慢慢變成單筆投入。

因為你後續投入的資金已經小到無法影響整個投資部位。

這個時候定期定額會變成單筆。

但是,我們也可以透過借貸,讓單筆投入變成定期定額。

舉例來說,買房就是這樣的做法。

你一開始透過借貸單筆買下一間房子,再利用每個月慢慢還款。

你每個償還的房貸,看起來像不像是一種定期定額?

 

這就是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觀念,透過增加投資的時間,進而分散老年的風險。

當你提早單筆投入的時候,你會擁有更多的資金待在市場。

投資更久的時間,讓你做到真正的長期投資

 

結論

最後,大仁幫你重點整理:

一、定期定額到後期,投入的新資金會產生鈍化(佔據比例變低)


二、定期定額到後期,會逐漸變成一種單筆投入的情況。


三、長期投資的關鍵在於長期,時間能增加正報酬的機率。


四、停利,等於讓自己的資金從市場上離開,減少投資的時間(增加風險)


五、提早單筆投入,採用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觀念,才是解決定期定額風險的解答。

 

 

最後,我相信會有人提出質疑:

「萬一我單筆投入後,股市大跌怎麼辦?」

會有這種疑問很正常,但會有這種疑問也代表你根本就還沒具有長期投資者的正確心態。

真正的長期投資者,不會在乎眼前的短期下跌。

你說自己要長期投資十年二十年,結果遇到一年兩年下跌你就害怕得要死?

嘴巴說長期投資,腦袋卻短期思維。

這就是大多數人投資股票會賠錢的原因,過於短視近利。

 

如果你真的很擔心單筆投入後遇到下跌,你應該做的不是分批投入或是停利。

而是搞清楚你到底願意接受多少比例的股票曝險,願意承受多少風險。

做好你的資產分配比例。


假設,你決定股票是 70%,那你現在就應該直接投入 70% 比例的資金。

因為這個 70% 的曝險是你能夠接受的範圍。

若你還是擔心這 70% 會下跌,那就再降。

降到你覺得不會害怕的比例就可以了。


 

 

你可能又有疑問,我就是連投入 10% 的資金都會怕怎麼辦?

有兩個答案:

一、認知不足,就要花時間去增加認知,直到你真的理解長期投資為止。


二、別投資了,回去乖乖定存吧。

當你選擇定期定額已經是集中風險的做法了。

若再加上停利,可能會讓你的長期投資變得像短期投資。

最終失去更多潛在的長期報酬。

 

 

 

延伸閱讀:用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做到真正的長期投資

 


相關文章:

單筆投入還是定期定額?由你的投資時間與認知決定

兩倍槓桿大漲大跌很可怕?認知決定你的風險承受力

傳統投資建議有什麼盲點? | 目前資產與終身資產的差異

框架效應+槓桿投資法:將人性偏誤轉變為長期投資的最佳策略

回到首頁: 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 請點這裡

歡迎訂閱大仁的 YOUTUBE 頻道


大仁的出版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你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tmp/phpZTTLPK /tmp/phpWwBfS9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