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你的認知邊界:相信這個世界總有更好的選擇

/tmp/phpLFgbQg

 

大仁在上一篇《關於「正二教」這個稱呼,我想說的是……》談到:

討論應該著重在問題本身,而非為對方貼上特定標籤。

當你將對方歸類為特定族群的時候,你其實不是想解決問題,你只是把問題轉變為「人與人之間的爭論」而已。

贏得勝利比找到真相更為重要,最後往往只會演變為意氣之爭。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提到:

我是對的,就代表對方是錯的。

當你這樣想的同時,討論的焦點就已經從「意見的正確性」轉變成「對待別人的方式」。

確信「自己是對的」會和「這個人錯了」的想法連結起來。

進而變成「所以我必須贏過他才行」這種勝負爭奪戰。

 

前美國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 (Eleanor, Roosevelt) 說過:

心胸遠大者激盪想法,資質平庸者討論事情,心胸狹窄者道人是非。

如果你是想解決問題,想找到真相。

那為對方貼上標籤的這種做法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重點在於思想,而非人。

 

追求信仰,但別迷信

不過,大仁還是有看到一些朋友以「正二教」或是「信徒」自稱。

這種情況就比較特殊了,當事人認為自己隸屬為某一種族群,而不是他人所歸類的。

這是一種自我認同的追求,以此為榮。

例如 我是 XX 教,我是 XX 派。

 

雖然這樣會帶來一種歸屬感,但我依然不建議這麼做。

為什麼?

因為你一旦覺得自己是屬於某個宗教或組織,是個虔誠的教徒,崇尚著一個絕對不會錯的真理。

這樣會發生什麼事情?

你不會再去思考「自己有沒有可能錯了」這個問題。

如果出現跟信仰相反的事情,信徒會怎麼解釋?

「一定是我不夠虔誠,所以才不靈驗。」

你不會去思考任何錯誤的可能。

簡單來說,就是走火入魔。

 

你可以擁有信仰,也能夠加入宗教。

畢竟人就是群體性的動物,想追求一個共同組織是很正常的。

就像大家加入「台灣50正2(00631L)槓桿投資法研究社」這個臉書社團,想找到槓桿投資的同好。

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當你認為自己相信的是絕對真理,信仰是不可能犯錯的。

這種思維就有可能讓你無法冷靜思考,進而陷入偏執。

/tmp/phpCIuA9C

 圖片出自《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正確的事情,不再正確

以前的醫生動手術的死亡率非常高。

為什麼?

因為他們手術結束後是不會擦掉身上血跡,這些血跡代表的是勳章。

越多血,越顏色深厚,代表這個醫生很厲害。

結果呢?一堆人在手術後受到感染,死亡率急速增加。

不去看醫生反倒沒事,這刀下去就死定了。

 

過去西方崇尚的是「放血療法」。

當時的主流治療方式認為,你會不舒服肯定是身體有毒,必須透過血液釋放出來。

很多人本來身體還好,只是小毛病。

這血一放,就失血過多死亡了。

後來在醫學上不斷地學習成長後,這才終止了這場醫療浩劫。

 

許多過去我們曾堅定不移相信的事情,最終都被推翻。

投資也是。

投資走到現在,也是一路推翻好幾個「正確的」理論。

在馬可維茲創造出現代投資理論之前,當時的人也認為自己的投資方式沒錯。

若每個投資者都把自己的理論視為一種宗教,教義是真理不變。

那就不會有改變的可能性存在,更不會有現代投資理論的誕生。

 

如果「生命週期投資法」的創始人若沒有提出那些觀點。

我們也不會知道原來時間也有風險,原來定期定額不是完美的策略

在他們提出來之前,我們不知道。

不知道,你就看不到更好的可能性。

 

如果,大仁當初把自己視為某種投資理論的教徒,那我不會發現 台股正2 的潛在優勢

你也不會看到我現在這篇文章。

因為我相信自己是對的,其他理論都是錯的。

我會跟其他人一起嘲笑槓桿 ETF,一起嘲笑 正2。

而至今你看到的這些資訊,就會被侷限在認知範圍裡頭,踏不出來。

你看不到我分享的槓桿系列文章,也看不到《槓桿 ETF 投資法》這本書問世。

 

大仁這樣說,並不是指槓桿 ETF 是什麼偉大的發明,也不是指現在主流的投資理論是錯的。

而是我們得試著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任何的可能性」。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認知不足的狀態。

 

認知侷限

大仁很喜歡看韓國的奇幻漫畫《怪奇筆記》。

內容都是些天馬行空的短篇故事,其中有一篇的內容叫做《消失電話簿》。

下面簡單分享劇情內容:

 


 

有一本電話簿,只要你把簿子裡面的名字劃掉,這個人就會從世界上消失。

消失不是不見,不是失蹤。

而是「從來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被劃掉名子的人,沒有人記得你,沒有人知道你。

你打從一開始就不在這個世界上,完完全全的抹去。

 

主角拿到這本電話簿以後,就開始將身邊他看不順眼的人一一消除。

當然,這件事情完全沒有人知道。

因為是消除嘛,你不會忽然有一天發現「咦,這個人怎麼不見了?」

然後開始調查,沒有這回事。

最完美的犯罪,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有犯罪這回事。

/tmp/phpOT5Wyb

 

 

 

拿另一款類似題材的漫畫《死亡筆記本》來說:

主角夜神月殺掉的每一個人,都是真實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殺一個就會少一個。

當他大開殺戒的時候,很快地就讓警方注意到事情不對勁,所以世界偵探 L 才會前來追捕他。

(夜神月也是標準的認為自己不可能犯錯,因而走火入魔的人)

 

但消失電話簿不一樣。

死亡筆記本殺人,這人死掉,但還是存在世界上。

但消失電話簿是完全沒有人知道「有人被消失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沒有人覺得自己失去誰,世界從來就沒有過這個人,你要如何察覺?

這讓我聯想到「認知不足」這件事。

 

什麼是認知不足?

認知不足就是你不知道有這件事情,你不知道有這種做法。

同樣工作 8 個小時,有人可以賺 1 萬,而你只能賺 1 千。

為什麼?

因為你不知道如何賺 1 萬的方法,你的認知邊界只能看到 1 千。

你拿著一張地圖,但地圖上一片黑暗。

你只能看到目光所視的短短幾公尺,其他的地方你看不到。

因為在你的認知範圍「其他地方不存在」。

不存在,等於沒有。

 

認知也是,你不知道,等於沒這回事。

有人用更快速的方法工作,你不知道,所以沒這回事。

有人用更聰明的方式賺錢,你不知道,所以沒這回事。

有人用更美好的態度生活,你不知道,所以沒這回事。

/tmp/phpPpu1th

 

 

 

什麼事情最可怕?無知最可怕。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無知。

不知道,你就不會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因為在你的認知中,世界就是這樣,有什麼好奇怪的?

即使人家拿著《消失電話簿》抹去你身邊的所有家人朋友,你卻不知道。

你還以為自己本來就是孤獨一人,以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

很多人的腦袋就像是被消失了一樣,看不見其他的認知,還以為這樣的世界是正常的。

 

當你看到認知不足的人,想提醒他說:「欸,你父母被消失了耶。」

他還會覺得你神經病,我哪有父母。

對認知不足的人來說,最可悲的是他本來可以擁有的東西,卻被自己的無知給遺忘。

這就是認知不足所帶來的侷限。

 

相信「認知」

電影《消失的子彈》裡面有句對白:

最難破的案,不是抓不到兇手,而是抓錯兇手。

當你抓錯兇手的時候,你就不會再去思考案件了。

已經結案的事情,何必再花時間?

對,很多人對自己的認知就像這樣。

認為事情已經正確了,我不可能犯錯,何必去思考犯錯的可能。

 

這就是大仁不喜歡被稱為「正二教」或是「教徒」的原因。

你最好也別以此自居。

我有沒有可能犯錯?當然有可能,而且機率極高。

甚至這篇講的東西也可能是錯的,你最好別全盤接受。

你得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查證。

當你真的把某個人或某種言論視為顛簸不破的真理時,你就放棄追求更好的可能性了。

 

非得要有一個信仰,我的信仰就是認知。

我永遠相信「認知」這兩個字。

追求認知是無窮無盡的。

走在增強認知的路上,我們會虛心接受任何的可能性,不會將自己所知認為是絕對真理。

你會知道,這個世界肯定有更好的做法。

只是礙於我們現在認知不足,還不知道。

當你認知足夠的時候,就能看到這些新的視野,新的做法。

 

要信,你就信「認知教」。

要當,你就當「認知信徒」。

要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好的選擇。

只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而已。

唯有感悟到自己的認知極限,才會不斷學習成長,而非故步自封。

 

結論

最後,大仁幫你重點整理:

一、討論問題,要把重點放在思想上的差異,而非人與人之間的鬥爭。


二、你可以追求信仰,但別陷入迷信。


三、從歷史來看,正確的事情不斷被推翻。你現在認為的正確,也許在未來是錯誤。


四、認知不足的人,看不到其他的可能。看不到,就等於不存在。


五、真的要信,就信認知。唯有認知,才會帶領你不斷學習成長。

 

 

好了,希望你看到這邊有重新體會「認知」這兩個字有多強大。

不要將自身的想法視為一種真理,這會讓你禁錮在思維的牢籠之中出不來。

每個人都可能犯錯,你不是例外。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有可能錯了,才有機會變成對的。

而認知不足的人,永遠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情。

當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總有更好的選擇時,你就會走在追求認知的路上。

願你的認知邊界,能不斷向外擴展。

 

 

 

 

 

 

 

 

延伸閱讀:顛覆認知,原來財富分配的真相是這樣

 


相關文章:

槓桿投資法可以撐過12682的歷史下跌嗎?

幫小孩長期投資要選擇0050、006208,還是正2?

這是一個「拼認知」的時代 | 你的認知決定一切

「看到別人成功,內心感到焦慮?」 專注過好自己的人生比什麼都重要

為什麼你應該長期參與股票抽籤?淺談期望值計算(內含Excel試算檔案)


大仁的出版作品: 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