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個開槓桿的理由 | 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轉換

對大多數人而言,講到「槓桿」這兩個字大家就會開始眉頭緊皺。

因為傳統觀念告訴我們槓桿不好,借錢不好。

要量力而為,別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

如果使用槓桿最後還不出錢,可能還會傾家蕩產,跌入萬丈深淵。

 

這些我同意,使用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槓桿確實風險很大。

但如果你能夠「適當地」使用槓桿,反而能夠幫助你降低風險。

(對,你沒看錯,使用槓桿可以降低風險)

 

這篇大仁就從「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角度告訴你:

「為什麼你應該開槓桿?」

看到最後你會發現,不是「要或不要」槓桿的問題。

而是「要用多少」槓桿的問題。

/tmp/phpT8aCNt

未命名

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

人的資本有兩種:「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

兩者合起來就是你的「總資本」。

 

 

 什麼是「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指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賺錢能力。

你能夠賺到多少錢,你的人力資本就是多少。

以下舉例說明:

小明年收入 60 萬,工作 30 年,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

他的人力資本是 1800 萬(60 乘 30)

 

從這邊可以看得出來,人力資本是多數人最大的資產。

我們經常看到:「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講的就是這麼一回事,你的人力資本才是你應該放入最大心力的投資項目。

 

假設,你現在月收入 3 萬。

如果花 50 萬去補習考證照,可以讓你的月收入變成 6 萬,你該不該去?

當然要,讓我算給你看。

每個月多 3 萬,三十年多 1080 萬

50 萬成本,獲利 1080 萬 = 報酬率 2060%

這 2060% 就是你經過學習後的人力資本成長。

/tmp/phpfqN5EW

 

有哪個投資能讓你賺 20 倍的?

沒有了,人力資本就是你最該投資的項目。

而且越年輕,你就應該花越多時間加強人力資本。

因為人力資本也會受到複利的影響,你越早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你的人力資本就會成長更多。

年輕人應該把心力放在提昇人力資本,而不是投資。

 

 

 什麼是金融資本?


你的金融資產,例如房子、股票、定存、債券、公司、保單等等。

可以轉變為金錢的,都是你的金融資本。

因為金融資本看得到,所以大多數人會將目光放在金融資本。

在年輕的時候花一堆時間在投資上,結果反而錯過人力資本可以複利更久的機會。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金小的時候還是專心工作優先。

 

資本的轉換

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兩者加起來就是你的「總資本」。

私人財富管理》一書的作者提到,大多數人並無法理解兩者之間的分配。

讓大仁直接舉例會比較清楚。

假設,小明是 30 歲男性。

年收入 60 萬,預計工作到 60 歲。

扣掉支出,每年可以投資 12 萬(報酬率以 6% 計算)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跟加薪的前提下,可運用的人力資本為:372 萬

(12 萬乘 31 年)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張圖表:


30 歲的時候,小明的總資本是 372 萬(黑線起點)

(人力資本 372 萬)+(金融資本 0 )

但隨著年齡慢慢增加,人力資本會慢慢轉換為金融資本。

最終 60 歲的時候,人力資本變成零(退休不再工作)

而金融資本達到 1078 萬。

/tmp/phpBBS51s

 

看完上面圖片你會發現,年輕時人力資本最多,金融資本最少。

因為我們的大部分資產都是收入,而不是靠投資。

大概在工作 10~15 年後,人力資本將會跟金融資本交叉。

你得將人力資本慢慢轉換到金融資本,最後變成金融資本大於人力資本,這是理想的退休狀態

/tmp/phpbRH1Qv

▲ 「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的轉換過程。

 

為什麼要使用槓桿?

從上面論述可以得知,我們前期的人力資本很多,但金融資本很少。

剛開始的人力資本最高,這也是為什麼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而金融資本很少,本小利大利不大,年輕人想靠投資翻身難如登天。

因此,這個時候最好的策略就是投資自己的人力資本。

同時要開始注意金融資本,要將大部分的資金放在成長性高的股票上。

而不是把你的人力資本拿去放在定存,還是成長性很低的高股息

/tmp/php7BaVbU

 

看到這邊你可能有疑問,既然前期人力資本多,金融資本少。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這種不平均的分佈呢?

有的,若你理解上面的邏輯,我們就可以利用槓桿來解決這個問題。

 

你可以將未來的人力資本預先轉換到此刻。

不必等到以後才轉換,你可以讓未來的自己,幫助現在的你

透過借貸,放大此刻的金融資本比例。

不然初期人力資本太多,金融資本又太少,兩者不平衡。

唯有透過槓桿,你才能將兩者的分配拉近,讓風險平均盡量分散在不同時期上。

 

現在,我們得到一個使用槓桿的好理由了。

因為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是不平均的,所以年輕人投資 100% 的股票並非高風險,反而是很合理的策略。

甚至,你若用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角度來看,連 100% 的股票都是過於保守。

你得使用槓桿才能真正分散時間風險。

 

用槓桿分散風險

前面提到,人力資本一開始最多,要慢慢工作才有收入轉換為金融資產。

但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風險過於集中老年。

怎麼說呢?

假設你每個月將所有的錢都拿去投資。

沒有留下任何的資金,你認為自己已經歐印了,這樣已經很積極投資了。

但是,站在(人力資本總和)的角度來看,你並不是真的歐印

你此刻投入的本金,只佔這輩子所有收入的一小部份而已。

你以為自己已經歐印了,但其實你只是在做一場為期 30 年的定期定額而已。

 

如果你很不幸地,遇到定期定額最不想遇到的報酬順序

也就是「前期大漲,後期大跌」那你完蛋了。

前期大漲,你因為金融資本很少,沒賺到多少錢。

後期大跌,你金融資本已經累積一堆,這個時候下跌虧損最多。

這就是時間帶來的風險,你無法控制報酬的順序如何到來。

是先漲後跌,還是先跌後漲,沒人知道。

/tmp/phpA3lokQ

 

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投入的資金分配。

我們可以在前期多投資一點,後期少投資一點,讓資金盡量平均分配在不同的時間點上。

想做到這點,你就無法避開槓桿。

因為你不開槓桿,就是在走「用人力資本,慢慢轉換金融資本」的老路。

你只能靠每個月的收入轉換金融資本,這樣做不只沒有分散時間風險,反而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加碼你的金融資本部位,讓自己的風險不斷增加。

 

想避開定期定額的缺點,你就只剩下一個選擇:槓桿。

運用槓桿增加你的前提投入本金,讓本金分散在不同時間。

現在,你應該明白大仁為什麼說槓桿並不是「要或不要」的問題了。

因為要解決時間風險,你只剩下「要開多少槓桿」這個選擇而已。

 

結論

最後,大仁幫你重點整理:

一、總資本 =(人力資本 + 金融資本)


二、人力資本是你的工作能力,是每個人應該花最多時間的投資項目。


三、金融資本是儲存人力資本的地方,經由每個月的收入不斷轉換。


四、隨著年齡增加,人力資本會慢慢跟金融資本交叉,最後退休時人力資本歸零。


五、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的分配不平均,你得使用槓桿將人力資本預先轉換為金融資本。


六、資本的轉換過程,是一場長期的定期定額,有可能會遇到報酬順序風險。


七、想減少時間帶來的風險,你該思考的就不是「要或不要」槓桿的問題,而是「要使用多少槓桿」的問題。

 

好了,希望這篇有幫助你理解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的細節。

年輕人最大的資本是人力資本,你的工作能力。

你應該放最多心思在這上面,因為越早提昇工作能力,就能為你累積到越多的人力資本。

另外,在提昇人力資本之餘,你也可以運用借貸(槓桿)提早配置金融資本。

讓兩者之間的配置較為平均化(而非依循傳統的資本轉換方式)。

 

 

 

延伸閱讀:如何「分配資本」,將會決定你與別人最終的貧富差距

 


相關文章:

生命週期投資法,從「時間分散」你的投資風險

你的歐印,不是真的歐印!從生命週期法來看長期投資

什麼是報酬順序風險?年輕人跟老年人的不同結果

金融的本質就是借錢 | 讓未來的自己幫助現在的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