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的重要性

壽險對家庭非常重要

當自己或家人身故,若有提早投保「定期壽險」就能得到一場及時雨的幫助,不必在傷心之餘還得煩惱身故時的花費。

但很多人有疑問的是,到底要買「多少」跟「多久」的保障才算足夠?

55  

「多少」跟「多久」

這點在簡報檔案已經有做初步的介紹,這篇主要的內容是想提醒大家「壽險」的重要性。

這點在以前的文章提過,壽險並非全然是以經濟能力做為考量的標準,要以更加客觀且寬闊的角度去看待。(延伸閱讀:淺談壽險:沒有收入的人需要壽險嗎?

 

現在還年輕,不用壽險?

你曾經這麼想過嗎?如果是的話,這篇文章提到的東西你可以思考一下,不一定要認同我的觀念,只是讓你參考我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所謂「年輕人壽險需求低」其實是有待討論的。 

 

「死亡」本身就會產生許多的費用

(1)喪葬費用

(2)生前各種醫療住院等費用

(3)生前照護費用

(4)其他間接的花費

 

(1)喪葬費用平均喪葬費用為 40萬


這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拿得出來的,過去因為有大家庭的關係,兄弟姊妹大家可以平攤父母家人的喪葬後事。

但現在社會不同了,台灣充滿的是小家庭,可能連孩子都沒有的「頂客族」。

若配偶一方忽然走了,而沒有存款或是其他的配套措施,可能連辦身後事都會出現狀況。

 

(2)生前醫療住院等費用


根據論文資料統計,身故前六個月的花費會快速增加。

以美國癌症患者為例,生前一年的花費跟其他患者相比高達6.5倍。

因此死亡前的花費可能比你想像中來得高,這點若單純依靠全民健康保險,可能沒辦法達到讓人滿意的結果。


55  


如果對於終身癌症險的費率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論文(終身癌症保險費率之釐定:連宏銘、余清祥)

 

「生前照護費用」跟「間接費用」


可以參考這兩篇(你不會注意到的間接損失)(你為什麼需要殘廢險?

 

死亡並非一了百了

其背後所造成的蝴蝶效應,是非常大的。但是死亡的花費只是壽險能給予的其中一個幫助而已,最重要的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以及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考量。

 

美國人壽保險大師休伯納

曾在西元 1942年提出:將人的生命價值概念,用來分析個人或家庭面對經濟上面的風險。

休伯納認為,每個人都有兩種財產:第一種是「已經擁有的財產」。第二種是「尚未擁有的潛在財產」。

 

這在(淺談壽險:沒有收入的人需要壽險嗎?)也有概略的提到:

當一個人扣除掉必要的生活花費,所多出來的收入就叫做=「淨收入」。淨收入是可能被一般人所忽略的。

當時間能夠繼續轉動(生存)為前提,這個人就能夠將「尚未擁有的潛在財產」,轉變為真實的資產。所以越年輕的人,其「可能性」是越大的。

 

「現在還年輕,所以壽險需求並不高。」

這個論點,我認為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tmp/phpZTTLPK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您可能對下面更多文章有興趣:

免費諮詢

未命名  7

延伸閱讀:

【部落格導覽】觀看簡介 

【關於保險經紀人公司?關於我是誰】 

牙齒限額理賠?不是保險公司說了算! 

淺談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關於強制險的兩三事  

原來保險理賠分成這三種 

買了保險卻不賠?常見的除外不賠條款 

鼻部殘廢,賠與不賠?關於保險的其他成員 

曲突徒薪: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你一定要知道,關於團體保險的「更約權」 

壽險從來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 

關於癌症,我該選擇重大疾病險還是癌症險? 

用《進擊的巨人》淺談保險觀念 

早產兒保險投保規則(週數&體重) 

保險就是保險,定存就是定存,不要將兩者搞混了 

七項重大疾病分析:心肌梗塞

 

訂閱《淺談保險觀念》,接收大仁的最新文章: 

 

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