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的注意事項

這篇大仁將會告訴你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的注意事項

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的朋友,建議先將下列文章看完。

你會對「生命週期投資法、定期定額缺點、時間風險、報酬順序風險」這些觀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會涉及一些數字,都是非常簡單的加減乘除。

因為生命週期投資法就像是積木一樣,你得一塊一塊堆疊上去才能看清楚全貌。

若有看不懂的地方建議放慢速度,一定要看懂才繼續往下一步前進。

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

/tmp/phpC8e9om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心得分享,不得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投資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損本金。

過去歷史與數據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投資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務必謹慎評估再做決定。

任何瀏覽網站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人不負盈虧之法律責任。

三個數字

實踐生命週期投資法你需要下面三個數字:

一、終身財富。


二、薩繆森比例。


三、曝險比例。

這點大仁在《如何實踐生命週期投資法?算出你的終身財富與薩繆森比例》有說明過。

請務必看過再往下繼續,不然你肯定會一頭霧水。

 

生命週期投資法的重點很簡單:

算出你的「終身財富」,然後找到你的「薩繆森比例」。

 

最後去設定每個投資期間的曝險。

但這邊有一個問題,「終身財富」並不是固定的。

例如工作收入多寡,股市的表現,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你的曝險設定。

因此,接下來大仁將會告訴你哪些狀況會影響到曝險。

最後也會有實例說明幫助你理解。

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人力資本

大仁先說明人力資本的影響。

人力資本就是算出你這一生會透過工作賺到多少錢。

例如,你 30 歲,每年可以存下 50 萬,預計工作到 60 歲。

這樣你的人力資本總和是 50 萬乘以 30 年 = 1500 萬

這 1500 萬就是你的人力資本。

 

但問題來了,人力資本具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

生命週期投資法在換算人力資本時會遇到一種質疑:

「你算的人力資本準確嗎?」

當然是不準確的,因為會被三個因素影響。

分別是:「收入變化、儲蓄率、工作期間。」

 

 

(1)收入變化


工作收入並非固定,現在年收入 80 萬的人,十年後可能是 120 萬。

在考量通貨膨脹的影響大多數人以現在的收入去預估終身收入,通常會是低估的。

為什麼?

因為通貨膨脹不只會讓物價上漲,連收入也會跟著上漲

 

比方說,1967 年的時候,台灣的國民所得只有 1 萬元。

若你用當時的所得去計算這輩子的收入,大概只會得到 30~50 萬這個數字。

但經過五十幾年後,2021 年的國民所得約 80 萬元,成長 80 倍。

/tmp/phpXw6Lc0

 

 

談談大仁自己的親身經歷:

大約在二十年前,我進入麥當勞打工的時候時薪是 95 元

當時我有另外一個朋友也在麥當勞,他說現在薪水很高,他之前時薪只有 75 元

那 2023 年的現在呢?

我剛才查詢,最低是 181 元

以 95 元做為基準,薪資已經成長將近 100%

/tmp/phpfLTkC8

 

因為通貨膨脹的關係,在預估人力資本的時候通常會低估。

也就是說你算出來的數字,很高機率遠低於你真正的人力資本。

生命週期投資法的作者認為人力資本要折現,也就是扣除通貨膨脹的影響。

但我不這麼認為,因為你用現在的收入去計算已經低估將來的發展了。

更何況通貨膨脹還會進一步拉高收入,若再扣通貨膨脹,那算出來的數字將會嚴重低估。

 

 

(2)儲蓄率


前面提到,你可能會因為忽略通貨膨脹,低估你的人力資本。

這邊要涉及另外一個變因:「儲蓄率」

儲蓄率是指你每個月可以存下多少比例的收入,例如 10%,你的儲蓄率就是 10%。

 

王永慶曾經說過:

你賺到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

這句話就是在突顯儲蓄率的重要。

因為不管你賺多少錢,你最後存下來的才是你真正擁有的。

年收入 60 萬,儲蓄率 10% 的人(存下 6 萬)

會比年收入 80 萬,儲蓄率 5% 的人(存下 4 萬)還要累積更多財富。

 

你的儲蓄率越高,就可以累積到越多的人力資本。

一般建議是 10%,但大仁建議最好是 30% 以上。

越高的儲蓄率 = 越多的人力資本 = 越多的總資本。

 

 

(3)工作期間多久


這個才是最大的變因,主要有兩種狀況可能影響工作期間:

1. 失業。

 

2. 遇到生病或是意外導致無法繼續工作。

總之,只要你失去每個月的收入,你之前預估的人力資本就會失準。

這也是最多人對生命週期投資法質疑的地方,你怎麼能保證一輩子收入無虞?

面對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沒辦法。」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無數的不確定性。

你非得要有一個保證才行動,那沒人可以給你這種保證

 

以買房為例,那些背負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房貸的人,他們能確定自己工作肯定不會發生任何問題嗎?

答案是:「不可能。」

但我們要因為無法確定自己工作的穩定性,就不去貸款買房嗎?

這也不可能。

不靠貸款用存錢買房,做夢比較快。

 

當你在計算終身人力資本的時候,也冒著相似的風險。

因為你不確定工作期間多長,也不能確定最後的人力資本是多少。

我們能做的就是依照當下的情況,去調整對未來的預期。

 

例如,現在因為車禍意外撞斷腿,至少一年無法工作。

那我們就得將這一年的收入給減去,等於你的終身人力資本會減少

利用這種動態調整的方式來計算,才能符合當下的情況。

(這邊要留意的就是保險,你得有相對應的保險來轉嫁這種風險)

 

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是指「房子、股票、債券」等可以數據化的資產。

前面提到人力資本可能被「收入變化、儲蓄率、工作期間」影響。

金融資本簡單多了,只有一個因素,就是資產本身的漲跌。

你持有 100 萬的股票,金融資本是 100 萬。

100 萬成長為 200 萬,你的金融資本就變成 200 萬。

下跌變成 50 萬,你的金融資本就是 50 萬。

依照資產當下的漲跌,就能輕易判斷金融資本的數字。

 

總資本(終身財富)

前面提到影響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這邊就要將兩者整合。

(人力資本 + 金融資本)= 總資本

人力、金融資本增加,總資本增加。

人力、金融資本減少,總資本減少。

換句話說,兩個資本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總資本。

例如,你職場表現良好升值加薪,你的人力資本提高後,總資本也會跟著提高。

或是股市大漲,你原本持有的股票成長翻倍,總資本也會上升。

 

你可能有疑問,總資本變化會怎樣嗎?

影響大了,因為總資本(終身財富)的改變,將會影響你的曝險比例高低。

 

實例說明

下面大仁用實例說明會更清楚,設定如下:

小明的總資本為 1000 萬。

(人力資本預期 900 萬,金融資本目前為 100 萬)

薩謬森比例為 50%(500 萬)

500 萬曝險是小明的目標,而他此刻只有金融資本 100 萬。

即使開兩倍槓桿,曝險也只能達到 200 萬。

這已經是他現在能做到的極限了。

 

 

這邊要注意,變化來了:

小明工作表現良好,收入增加,人力資本從 900 萬,變成 1200 萬。

股市也大漲,讓他投資的 100 萬股票變成 200 萬。

現在小明的總資本是 1400 萬。

(人力資本 1200 萬 + 金融資本 200 萬)

薩謬森比例同樣是 50%,但需要的曝險變成 700 萬了。

你會發現,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增加,導致終身財富增加。

終身財富增加,薩謬森比例需要的曝險也跟著增加,從 500 萬變成 700 萬。

 

 

讓我們看看另外一種情況:

小明不幸失業,人力資本從 900 萬,變成 800 萬。

股市大跌,100 萬的股票變成 50 萬。

現在小明的總資本是 850 萬。

(人力資本 800 萬 + 金融資本 50 萬)

薩謬森比例同樣是 50%,但需要的曝險變成 425 萬而已。

因為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的減少,導致終身財富減少。

終身財富減少,薩謬森比例需要的曝險也跟著減少,從 500 萬變成 425 萬。

 

看到這邊,你應該已經明白終身財富是如何影響曝險金額了。

雖然薩謬森比例本身不會改變(例如設定 50%,就是 50%)

但終身財富會影響到薩繆森比例的曝險,進而影響到曝險金額。

 

簡單來說,在薩繆森比例不變的前提下,你的終身財富將會影響曝險比例。

終身財富越多,曝險越高。

 

終身財富越少,曝險越低。

使用生命週期投資法的時候你得去關注自己的終身財富變化,才能進一步去計算自己現在應該持有多少的曝險。

以上,就是生命週期投資法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

 

結論

最後,大仁幫你重點整理:

一、人力資本會受到三個因素影響:「收入變化、儲蓄率、工作期間」


二、金融資本只會受到資產的漲跌影響。


三、人力資本跟金融資本如何變化,將會影響到終身財富的數字(總資本)


四、終身財富增加,薩謬森比例的曝險金額就會提高。


五、終身財富減少,薩謬森比例的曝險金額就會降低。

 

 

上述這些數字,大仁建議你參考就好,不一定要計算的那麼精細。

因為人生是沒有辦法算得精準的,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我們要因為無法計算,就不去做未來規劃嗎?

這倒不必,在《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這本書提到:

許多人認為既然不可能準確預測自己的財務前途,計畫有什麼用?

我預期每一份理財計畫都會出錯。

計畫的可貴之處在於明定假設的紀律和假設生變的示警。

健全的理財計畫必須善用新增的資訊,動態與時演進,並頻繁接受檢視。

 

這段話說得很好,計畫肯定會出錯。

但計畫的重點是在於我們預先做好準備,再隨著事情變化而調整。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完全跟著計畫走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確定好大方向,摸著石頭慢慢過河而已。

 

不要將生命週期投資法視為一套有「標準答案」的策略。

因為你的終身財富一定會改變,薩謬森比例也可能改變(例如你忽然變得更保守或更積極,願意投入更多比例的股票),最終你的曝險比例也可能改變。

當你真正懂得生命週期投資法的真義,你就會明白這些數字都只是參考而已。

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們應該透過改變資本的分配分散時間帶來的報酬順序風險

這才是生命週期投資法帶給我們最珍貴的見解。

 

 

 

延伸閱讀:如何實踐生命週期投資法?算出你的終身財富與薩繆森比例

 


相關文章:

給你一個開槓桿的理由 | 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轉換

生命週期投資法,從「時間分散」你的投資風險

你的歐印,不是真的歐印!從生命週期法來看長期投資

什麼是報酬順序風險?年輕人跟老年人的不同結果

金融的本質就是借錢 | 讓未來的自己幫助現在的你

回到首頁: 請點這裡

部落格的使用說明: 請點這裡

歡迎訂閱大仁的 YOUTUBE 頻道


大仁的出版作品:槓桿 ETF 投資法

/tmp/phpLyTJrt

 淺談保險觀念 

/tmp/phpJVPwFM

你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

/tmp/phpZTTLPK /tmp/phpWwBfS9 /tmp/phpqESQU8 /tmp/phpk1JiHh

2 則留言

  1. 看完生命週期那本書真的十分震撼,
    以往只注意分散資產風險的ETF,
    沒想到還有分散時間風險的生命週期投資法,
    看到大仁哥的正二,更明白可以實踐的作法,
    想問大仁哥,
    如果有一筆利變型的保單現值250萬,還要繳15年,
    是不是乾脆解約損失100萬,把解約金拿來投入正二,
    彌補違約的損失,
    再改買定期險,
    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呢?
    版主回覆:(02/04/2023 04:38:32 PM)
    我不清楚您的狀況如何,建議您自己多研究後再做決定。

  2. 看完生命週期那本書真的十分震撼,
    以往只注意分散資產風險的ETF,
    沒想到還有分散時間風險的生命週期投資法,
    看到大仁哥的正二,更明白可以實踐的作法,
    想問大仁哥,
    如果有一筆利變型的保單現值250萬,還要繳15年,
    是不是乾脆解約損失100萬,把解約金拿來投入正二,
    彌補違約的損失,
    再改買定期險,
    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呢?
    版主回覆:(02/04/2023 04:38:32 PM)
    我不清楚您的狀況如何,建議您自己多研究後再做決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