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0056股息迷思:股息不是投資的全部

在台灣高股息非常盛行,0056 是股東人數排名第二的 ETF。

(第一名則是同為高股息的 00878)

為什麼台灣人會如此熱愛高股息,這點沒有人知道。

也許是把「股息當成利息」,可以按時收取,非常有安全感。

 

也因此,台灣出現許多關於股息的錯誤說法。

例如最常見的,存股可以利用股息「降低成本」,然後存到最後還可以「零成本」。

甚至還有「成本殖利率」這種計算方式。

 

這篇,大仁就從 0056 的歷史表現來破解這些謠言:

告訴你為什麼股息並不特別。

就算沒領股息,報酬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tmp/phpHK5dUg

未命名

0056 對戰 0056

大仁一直強調,投資看的是總報酬。

總報酬 = 股息 + 資本利得

/tmp/phpljZQtZ

 

股息並沒有比較特別,也沒有比較糟糕,它就是總報酬的一部分。

但很多人似乎把股息當成是神兵利器,只要扯上股息就會出現一堆似是而非的說法(想像力非常豐富)

這篇就以 0056 來做分析。

比較的對象不是別人,就是 0056 自己本人。

 

在過去,我們討論配息與否,都是用數字計算的方式。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樣計算沒意義,因為我們看不到「沒有配息」的那個時空,結果會是怎樣。

這也導致許多人不相信推算出來的結果。

 

不過,元大從 2019.06.10 開始推出 0056 的不配息版本。

全名叫做「元大台灣高股息 ETF 連結基金(不配息)」。

投資內容物就是 0056,只是差別在於這檔基金「不配息」。

不發股息,直接算在淨值裡面。

 

所以,我們現在得到兩檔完全一模一樣的 0056

一、配息的 0056


二、沒配息的 0056

我們可以直接從兩者去對比,就會知道有沒有股息,到底造成多少差異。

之前總是用 0050 對比 0056,一堆人肯定不服氣。

現在拿 0056 對比 0056,應該就沒話說了吧。

 

配息並不會增加報酬

接下來,讓我們比較兩檔基金的差異。

設定條件如下:


【投資標的】0056 跟 0056(不配息)

【投入本金】100 萬

【投資期間】(2019.06.10~2023.03.31)


 

直接看到結果:

【0056】最終市值為 141.7 萬

【0056(不配息)】最終市值為 141.7 萬

/tmp/phpb8X3oa

 

你在 0056 投入 100 萬,跟不配息的 0056 投入 100 萬。

最終市值兩者是相同的,都是 141.7 萬。

這也符合大仁一直強調的,股息並沒有增加報酬。

不管有沒有配息,結果都是一樣的。

0056 會上漲並不是因為配息(這點不配息基金已經證明,不配息照樣上漲)

所以許多人想像沒發股息,股價就不會上漲,這是錯誤的理解。

 

 

這時另一個常見的迷思出現了:

「0056 領到股息,可以去買入更多股數啊。」

好,讓我們看到兩檔基金的股數變化。


不配息的股數停留在 38476 股(黑色)。

領配息買入更多股數的,你會發現隨著每次配息,股數持續增加(黃色代表增加的股數)。

最終股數是 49865 股,足足多了 1 萬多股。

/tmp/phpAN2bPG

 

多一萬多股,看起來好像很厲害。

實際上,不管兩者股數差異多大,總市值都是相同的(141.7 萬)。

你可以用「股數很多、張數很多」來自我安慰。

但這並沒有改變什麼,兩者的資產是相同的。

 

如果還是不懂,我問你:

一張 1000 元的鈔票,跟十張 100 元的鈔票。

誰的價值比較高?

如果你會基礎數學,應該會知道兩者價值相等。

但怎麼換到投資,你怎麼就覺得「我有十張耶」,張數最重要。

你有十張然後呢?

把一塊披薩切成一百片,份量就會增加嗎?

 

這個結果也證明,用股息買入更多股數,跟沒發股息的結果相同。

股數增加,並不會增加你的總資產。

張數變多,你也不會變比較有錢。

 

領股息=自製股息

再來,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看,許多人會說:

不配息,就會一直賣股票。

這樣你的股數會不斷減少,最後就賣到歸零。

而我領股息,股數不會減少,可以一直領下去。

當然是領股息比較好。

真的是這樣嗎?

 

假設,有兩個人:

第一個人投資 0056。

每年都把配息拿去當作生活費花掉,也就是很多人說的「配息不會減少股數」。


第二個人投資 0056(不配息)。

每年 0056 配息多少錢,他就變賣多少錢的股票(自製股息的概念)。

 

最終結果如下:

【0056】最終市值為 109.3 萬。

【0056(不配息)】最終市值為 109.1 萬

(些微差異可能是賣股票為收盤價)

/tmp/phpXUNebs

 

兩者都拿走 21.1 萬。


前者:領股息 + 股價下降。

後者:賣股票 + 股數減少。


也就是說,你領股息去當生活費,跟賣股票當生活費,兩者結果相同。

並不存在「自製股息會把股票賣光,領股息才能永續長久」這種道理。

 

認知偏誤

0056 對比 0056(沒配息)。

從最終市值來看,有無配息,並沒有改變最終報酬。

(是否發股息 → 沒差別)


從每年提領生活費來看,領股息跟自己變賣股票,也沒有改變最終報酬。

(股數是否增加 → 沒差別)

所以,你應該沒有別的理由說股息比較特別了。

因為股息就真的沒有比較厲害,它就是總報酬的一部分而已。

 

很多人會強調股息可以「降成本零成本、增加股數」。

這都是基於直覺的想法,而非用理論搭配實務去驗證過的。

(這也是我看到台灣許多投資書籍覺得很頭痛的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看到明確的數字,還是堅持股息並非左手換右手

因為他們得捍衛自己的信仰。

一旦這個信仰崩潰了,代表他們錯了,價值觀會瞬間崩塌。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們會傾向保護自己的認知,而非改變。

這在心理學叫做「認知失調」。

以前有群人,相信世界末日要到來了。

於是很多人開始變賣家產,把錢拿去蓋地下碉堡,買一堆食物等待地球毀滅。

等那天真的到來了,世界平安無事。

他們有意識到自己錯了嗎?

沒有。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的想法是:「我們太過虔誠了,信仰的天神被他們感動,不讓地球毀滅了。」

/tmp/phpzD32tn

 

你看到這邊可能覺得很扯,但很多人確實就是用這種方式欺騙自己。

這就是一種強行扭曲客觀事實,來跟自己的主觀看法符合的偏誤。

藉此保護他們的價值觀不崩壞(不然我看起來不就很蠢嗎?)

 

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許多人連「股息是左手換右手」這種事情都搞不明白了。

因為不管客觀現實數字如何,他們還是會用主觀的想法去扭曲解釋。

就像裝睡的人,你怎麼叫都叫不起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起來。

不是不明白,是不想明白。

 

結論

最後,大仁幫你重點整理:

一、0056 有不配息的連結基金版本(2019.06.10)。


二、用 0056 對比不配息的版本,兩者最終市值相同(證明有無股息,都不影響最終報酬)


三、即使用股息增加很多股數,也不影響最終報酬(十張 100 元,不會比一張 1000 元更有價值)


四、以每年領股息當生活費,對比賣股票的自製股息,兩者最終市值相同。


五、許多人處在認知偏誤,不去理會客觀數字,只用主觀想法去理解世界。

 

 

大仁這篇藉由 0056 的不配息版本,破解了許多股息迷思。

包含「用股息買入更多股數」,還有「自製股息賣到股數歸零」等等。

這些都是股息投資者自己幻想出來的。

當我們用實際數字去檢視之後,就會發現完全是不合邏輯的。

(不過,股息確實在某一種特殊的情況會發揮作用,這點大仁會在後續文章提到,敬請期待)

 

而許多存股投資者,就會開始用這些說法來欺騙自己。

於是什麼「降成本、零成本、成本殖利率、存股就是張數最重要、領股息才是現金流」等等的迷思就通通出現了。

為什麼這些說法會如此盛行?

因為簡單直觀,很容易讓人接受。

「我只要一直存就能存到零成本、成本會一直降、股數不斷增加、每年都有現金流。」

這些想到就開心

 

 

不過,大仁也要為這些說法平反一下。

從理性上來看,毫無道理可言。


但從感性上來看,這種想法有時候反而可以支持投資者度過短期的股價下跌

減少對損失規避的注意力,順利做到長期投資。

因此,我也並沒有完全反對這種思維。

你想用這些想法來幫助自己做到長期投資,沒問題。

但你得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同時,你要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圈,讓自己的認知更加強大。

你就不用依靠感性偏誤來麻痺自己,而是用更偏向理性的思維去看待投資。

當你從感性,逐漸偏向理性的那一方,你就越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延伸閱讀:自製股息會把股票賣光嗎?從0056不配息連結基金來看

 


相關文章:

投資0056是安心還是錯覺?你不該為了安心而逃避問題

0050 跟 0056 的歷史滾動報酬(2008-2022 年)

股息不該是你亂花錢的理由 | 股息再投入的重要性

什麼是貨幣幻覺?擺脫貧窮最重要的觀念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愛股息?因為存在太多的錯誤想像

4 則留言

  1. 謝謝大仁哥的分享,不過拜讀完這篇和自製股息的文章還是不太了解,以後面領股息後不再投入跟當自製股息的例子而言,自製股息的做法賣到完之後呢?
    感覺前者還是可以持續不斷地參與市場,但後者手上已叫沒有半股了,一直沒想透我這樣思考的盲點在哪裡?感謝
    版主回覆:(04/05/2023 12:12:45 PM)
    你看提領生活費那段就會看得出來,領股息跟賣股票的市值相同,都是109萬。
    差別在於
    領股息有更多股數(更低的股價)
    沒股息有更高的股價(更少的股數)
    兩者換算成市值是相同的。
    不存在股數賣光這種事情,就像股價也不會因為配息配到變成零一樣。
    如果你認為股價不會因為配息變成零(代表股價上漲填息),自然就不會有賣光股數這種結果(股價持續上漲,越賣越少)。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Nqnq5x
    另外補充,專文回覆:https://reurl.cc/6N9GZ6

  2. 謝謝大仁哥的分享,不過拜讀完這篇和自製股息的文章還是不太了解,以後面領股息後不再投入跟當自製股息的例子而言,自製股息的做法賣到完之後呢?
    感覺前者還是可以持續不斷地參與市場,但後者手上已叫沒有半股了,一直沒想透我這樣思考的盲點在哪裡?感謝
    版主回覆:(04/05/2023 12:12:45 PM)
    你看提領生活費那段就會看得出來,領股息跟賣股票的市值相同,都是109萬。
    差別在於
    領股息有更多股數(更低的股價)
    沒股息有更高的股價(更少的股數)
    兩者換算成市值是相同的。
    不存在股數賣光這種事情,就像股價也不會因為配息配到變成零一樣。
    如果你認為股價不會因為配息變成零(代表股價上漲填息),自然就不會有賣光股數這種結果(股價持續上漲,越賣越少)。
    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Nqnq5x
    另外補充,專文回覆:https://reurl.cc/6N9GZ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